政策法规

河蟹生态养殖模式水产全国10强药品助力绿色发展

在金坛市金城镇,河蟹养殖示范户耿小龙以其创新的养殖模式赢得了丰厚的收益。他在100亩的河蟹池塘中巧妙地进行了青虾与河蟹的共生养殖。青虾每季可产生5万元左右的收入,而自繁河蟹苗则带来了12万元的产值,成品河蟹更是卖出25万元,每亩净利润高达2500-3000元。

为了维持池塘条件,耿小龙保持淤泥深度为5厘米,并通过加深和扩宽水位,使池塘中1.5-2米深水域占比达到40%以上。池埂设计为1∶3坡度,每亩使用100-15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消毒,以防止病菌滋生的同时,也防止河蟹逃跑。此外,他还设置了钙塑板或防逃网确保无蚊蝇侵扰。

微孔增氧设施是他的另一个亮点。这项技术通过设立供气管架在池塘中央,与南北向贯穿整个池塘供气管相连。在供气管两侧间隔8-10米的地方安装微孔管,一端连接总供气管,一端延伸至离池埂1米处并固定于高于水面10-15厘米处。这种设计有效提高了水体溶氧量,为生物提供优质环境。

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是关键。耿小龙将伊乐藻作为主要植物种植物,用切茎分段扦插方法每亩植入草10-15公斤,并行距控制在5-6米之间。他还在伊乐藻中间搭配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其他沉水性植物,全池覆盖率维持50%左右。在春季前后,每亩投放活螺蛳200-250公斤,以促进有机物质循环。

对于水质管理,耿小龙严格把控各项指标:溶氧量保持不低于5毫克/升,透明度40厘米,pH值7.5左右,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此外,他定期注入新鲜水体以补充资源,并根据季节调整水位,从而保证鱼类健康成长。

他采用先青虾后河蟹的放养策略,在春季放入1000-2000尾/公斤的小型青虾苗,以及3月份投放600只/公斤的大型河蟹苗。他也会根据情况进行第二次青虾苗放养,如有条件的话,这通常发生在捕捞上市后的夏季,每亩放入5000尾大型青虾苗。

饲料管理方面,他主张颗粒饲料供应,同时遵循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的原则。在快速生长期(春末至秋初),他会适时增加增氧时间,如遇热浪,将增氧时间延长至7小时。此举不仅能提升食欲,还能促进动物健康成长。

疾病预防和治疗也是他的重要措施。他坚信科学用药与自然调节相结合,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定期清理并消毒污染物,同时通过生物菌素改善土壤质量及内服药饵治疗已感染动物。一旦梅雨结束并进入炎热阶段,他会采取措施预防纤毛虫病,并对整片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和内服抗生素治疗,以此来强化鱼类免疫力应对育肥期挑战。

最后,当冬季到来时,即可开始捕捞上市,即4月中旬运用地笼捕捉成熟且肉质佳的青虾。而到了11月底,可开始收获最终产品——丰硕美味的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