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做法

海南金钱果园青梅病虫害防治大秘籍

近年来,随着广东青梅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商品化生产的深入发展,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地防治青梅病虫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方法。首先,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生育期,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一方面,在新叶展开期,我们主要针对蚜虫进行防治,可以使用10%吡虫啉1000~2000倍液、24%万灵水剂1500倍液或50%辟蚜雾2000倍液进行喷杀;另一方面,在谢花后至果实采收前阶段,我们则需要关注炭疽病、黑星病以及蚜虫、蓟马等多种害虫。

对于炭疽病,其特征是叶片上出现半圆形或不定形的褐色边缘斑点,以及灰褐色至灰白色的斑中部。此外,当枝梢上的病斑绕茎扩展时,可导致枝条干枯,最终导致全梢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2~3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喷洒,并在果期每15天喷施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连续3~4次为宜。

黑星病则以其疮痂状的紫黑色至黑色斑点为特征,这些斑点通常位于果实表面,且质感较粗糙。当新梢出现椭圆形紫褐色的病斑时,可引起流胶。而在叶片上,则会形成暗褐至紫红色的近圆形到不规则形的脱落性穿孔。为了控制这一疾病,我们应每15天喷施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次2~3次,同时在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所有药物应用。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食用性的害虫,如梅毛虫、刺蛾等,对这些害蟲我们可以使用25%灭幼脲或BT杀菌剂进行防治。而对于食叶性的蜗蝉,可选择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或者50%马拉硫磷1000倍液进行喷杀。此外,在采果后至落叶前的关键时期,即5月及7月初孵幼蚧期间,应重点防治蚧壳worms,可以采用松脂合剂或柴油乳剂作为主要药物,并配合80%敌敌畏乳制800倍液或者50%马拉硫磷1000倍液进行喷洒,以保护天敌昆类免受伤害。

最后,不要忘记在落叶后的冬季清园工作中剪除所有患病和枯死的枝条,并集中焚烧以消灭可能存活于树干中的残留寄生体。此外,用石灰涂抹树干并撒播石灰粉在地面上也能帮助减少越冬的问题。此外,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栽培环境,如铲除恶性杂草保留良性杂草,或建立“生境岛屿”,如种植藿香蓟(白花臭草),这有助于增加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各种农作物中的害虫。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使用敏感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波尔多溶劑、锌铜溶劑以及氯丹,以免造成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