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菌菇代言人周姗推广现代化技术 撑起农业致富伞
“菌菇代言人”周姗:推广现代化技术 撑起农业“致富伞” 入冬后,韶关转冷,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组长周姗却在田间地头忙得火热。在村里的出菇大棚,她查看出菇情况,传授种植要点。 2007年,“川妹子”周姗来到韶关,一头扎进了农业这片“蓝海”。她和团队常常奔走在粤北乡村,与农户对接开展联农带农,推广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近三年来,带动2000多名农户实现年增收250多万元。 深耕农业领域十余年,周姗见证了当地农业向现代化的转变。 这些年,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道德模范”等荣誉。2022年,她被选为党的代表。“产业发展离不开‘新农人’。”周姗说,培育“新农人”是时代之需,更是她身为党代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深入田间地头的“周妹” “我听不懂粤语,听不懂客家话,碰到了很多困难。”初到韶关,作为“外地媳妇”的周姗犯了难。语言不通,在人才市场找份工作也举步维艰。机缘巧合下,周姗来到了位于曲江区白土工业园的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河生物”)。 那时,菌菇规模化种植在韶关才刚起步,星河生物就面临一个棘手的发展难题——废旧菌包长期大量积压。尽管废旧菌包无法再产出菌菇,但仍是蔬菜种植的良好有机肥。为迅速打开市场,主动走出去,公司员工得到田间地头推广菌包肥。 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打交道成了周姗的工作日常。时间长了,这个外乡人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周妹”。多次沟通后,她也得知了农户们不肯用菌包肥的原因——不大熟悉且成本过高。 这个原因让周姗十分触动,她感受到农业之不易。于是,她下定决心要把菌包肥弄明白。她开始在家尝试,每天记录菌包肥种植蔬菜的生长状态;查找文献,算出科学配比,让每斤肥料效力最大化;拿出部分菌包肥免费发放,积累“实验数据”……渐渐地,她从菌菇“门外汉”变成乡亲们眼中的“菌菇专家”。 “大家的一声‘周妹’,叫进了我的心坎里。”此后,当农户遇到农作物种植难题,总会先想到“周妹”。她每次也热心指导。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周姗,能将农业专业术语转化为农民听得懂的“土话”,着实帮了不少忙。 2017年,星河生物项目组组长一职落在了周姗头上。每个月,她要到不同的镇、村授课,把自身积累的知识分享给农民,配合地方政府实施良种良法推广。就是这段时期,她通过请教、自学、参与项目推广等方式迅速成长。 项目组把菌菇作为良种良法推广的抓手,把制作好的菌包提供给农户,实现“集中制包、分散出菇、统一收购”,让当地农户摆脱了过去家庭菌菇种植不规范的困境。 随着她去的镇村越来越多,一批又一批农户在“家门口”发展起自己的菌菇种养产业。“小农户”也能获得“大收益”,2022年到2024年,星河生物带动2000多名农户实现年增收250多万元。 研发适合本地的“粤北香菇” 周姗介绍,韶关气候温暖湿润,昼夜温差较大,适合食用菌生长。但在2021年前,星河生物仍没有自己的菌种,从市场买入菌种无法保证质量,如何自主研制生产菌种成了横亘眼前的难关。 打造适合粤北地区的香菇菌种,成了首要目标。从前,产于广东北部丘陵山区的“粤北香菇”是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产品。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种植、加工标准和选优育种意识,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熟知农户情况的周姗分析,公司龙头产品白玉菇、真姬菇等菌类,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一般农户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很难搭建适合这类菌类生长的大棚”。 于是,她联系上了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在张老师的技术加持下,周姗带领技术团队持续钻研,驯化、选育更适合粤北地区种植的香菇菌种。 2022年的冬季,一则好消息传来——选育出的菌种成功量产菌棒10万棒,这是超出预期的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农户加入到“粤北香菇”种植中来。 接下来的两年,曲江区实现了香菇种植产业的全区覆盖,形成了30多个示范种植点。 2024年,星河生物“粤北香菇”菌棒生产量达到50万棒,带动全区近5000户农户走上种菌致富路。 “核心技术是现代农业企业的‘生命之源’,也是农民的‘生财法宝’。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牢中国饭碗。”周姗说,早在2018年,她就牵头成立了星河生物知识产权工作小组,组织骨干紧抓知识产权申报,建立完整的食用菌种子资源库。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韶关重点打造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星河生物所在的韶关市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是省内唯一拥有最完整食用菌产业链的产业园,也是广东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 目前,该园区年产食用菌超3.5万吨,年产值超18.4亿元,主要品种的种植规模及产量占全省60%市场份额,相关企业的食用菌产品畅销东南亚市场。 新农人化身菌菇“代言人” 2022年,周姗被推选为党的代表。作为工厂化食用菌领域唯一一位党的代表,周姗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后鼓舞了一批食用菌从业人员,让他们看到了党和国家对食用菌产业的重视。他们也将周姗视为“菌菇人”的骄傲,纷纷邀请其传经送宝。 过去,周姗以新农人的身份走村入户,宣讲农业科技知识。现在,她以党代表的身份,担任省、市、区宣讲员,接触到更多的新农人。 有一次参会结束,周姗回到办公室,她的桌上摆着一束由杏鲍菇、真姬菇、鹿茸菇等各类菌菇凑成的“菌菇花”。这是由公司同事们共同赠送的,让周姗感动不已,也更有动力。“我不仅要把大会精神带回工作和生产一线,还要贯彻好、落实好,让小菌菇撑起农业‘致富伞’!” 为此,她利用工作之余,主动到社区、校园和企业宣讲。面对农业专业大学生,周姗鼓励他们坚持科研之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面对返乡创业青年,勉励他们用好城市资源,为农产品出城铺好道路……目前,周姗已开展宣讲超过60场。 投身农业十余年,她对乡村振兴深有体会。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从农业“单打独斗”到农文旅融合,从靠天吃饭到靠“智”丰收……“多年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我深深感到,得益于接连出台的好政策、好举措,政策落实到位了,村民就能得实惠,乡村就会有发展。”周姗说。 周姗说,接下来,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联农带农,充分利用农技推广驿站、博士工作站、食用菌全产业链实践基地等阵地,推广食用菌种植栽培技术,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