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价格

院士专家在河北开展棉麦套种机械化生产指导与棉花测产工作

9月29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教授的带领下,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棉花专业组、国家和河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石河子大学等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行,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一起,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开展了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调研指导和棉花测产工作。

2023年以来,陈学庚院士棉花机械化创新团队带领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棉花专业组,联合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在邯郸市开展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试验,在曲周县银絮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安县道东堡乡大堤西村建立了两个示范基地。此次活动是继6月6日陈学庚院士组织开展小麦测产后,又一次组织开展棉花测产,对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情况进行了全面掌握。在曲周县示范基地200亩试验田小麦实收实测和棉花测产结果显示,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技术具有小麦亩产650公斤以上、棉花亩产350公斤以上的潜力,麦秸地里的棉花生长表现出棉苗整齐、生长稳健、吐絮集中、烂铃少等优势,为棉田增粮、节水节肥免膜、绿色轻简栽培创新了一条技术新途径。

陈学庚院士在现场指导时指出,示范推广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要做到方法好、装备好、会管理。播种时机具要装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要铺上滴灌带,一方面保证小麦播种直线误差不超过3cm,为棉花播种留出精确的空行,减少累计误差;另一方面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施用,增产节本。陈学庚院士认为,全程机械化让“套种”传统精耕细作种植方式焕发新的生命力,有助于我国内陆地区稳定和恢复棉花种植面积。

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研究员指出,曲周县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搞得好,充分展现了“四新”农业特点,即: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四新融合。下一步示范推广要筛选好适应套种种植的宜机化品种,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要培育和依靠懂科学、有技术、会管理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农人,切实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落地见效。

河北省棉花创新体系首席专家马峙英教授指出,棉花是集棉油饲药于一体的作物,按亩产600斤籽棉计算,可产240斤棉花、360斤棉籽、60斤棉籽油、300斤棉籽粕、3斤棉酚,种植棉花可以实现棉、油、饲、药等多丰收。在棉田里套种小麦,麦秸覆盖免铺膜、保墒保温、减少雨水侵蚀烂根,实现棉花不减产,多收一季麦,种地养地,良性循环。

活动现场,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王建合研究员讲解和展示了河北省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包括耕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管理、高效收获等环节,组织演示了摘锭式棉花机械化采收打包作业和统收履带式棉花机械化采收作业。据介绍,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在品种选择上,棉花选用早熟、株型紧凑、吐絮集中、抗倒伏、边行优势强的品种,小麦选用增产潜力大、播期弹性大、矮秆、大穗早熟品种;在小麦种植上,采用北斗导航小麦匀播机或条播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适时播种小麦,种植宽度40厘米或45厘米,为棉花预留行宽55厘米或45厘米;在棉花种植上,次年4月中旬采用专用棉花播种机播种棉花,行距95厘米或90厘米,株距9.7厘米,理论亩株数7200或7600;田间管理上,棉麦共生期一水两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病虫害统防统治,棉花全程化控;在收获上,6月初采用改装后的小麦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10月份打脱叶剂和催熟剂,机械化采棉与棉秆粉碎还田。

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是在技术装备、生产模式、组织方式上的不断创新,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打造了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