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随县菌菇撑起致富伞
随州市随县草店镇地处鄂北山区,因昼夜温差大,雾天少,非常适宜菌类生长。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兴旺新路径,大力发展菌菇种植特色产业,一朵朵菌菇撑起了乡亲们的致富“伞”。 小雪未见雪,菇棚好“丰”景。在随县草店镇金锣山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朵朵长势喜人、色泽鲜明的香菇撑起褐色的“小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棒上,工人们在基地里忙碌着,小心翼翼地采摘鲜嫩肥厚的香菇。 “我们在香菇基地里采香菇,我一天大概能采两行,差不多有50筐香菇。”金锣山村六组村民陈倩今年34岁,自家也种了几千袋香菇,当村中香菇基地活多时,她就和乡亲们一道来基地务工,每个月也能增加一些收入。“我们从现在开始采,一直要到5月底才结束。” 金锣山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周加里告诉记者,现在正是香菇集中收获的时节,所以必须抓紧时间采摘、烘干。“烘干的香菇质量好,价格更高,不愁销,大部分出口到欧洲、东南亚市场。目前,我们村集体的种植规模是20万袋,效益好,明年还准备再增加5万袋。” 在基地烘干房,金锣山村、村委会主任刘志兰正在为村民示范剪香菇脚的要点。在她的身侧,是一筐筐正待搬运上车的香菇。 “我们村里有很多老百姓在这里工作,你看,今天就有40多个人,中午还管中饭。一户一个人最少可增收5000元,高的达到2万元以上。” 刘志兰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建有20个香菇大棚,其中有一部分是新式大棚。在周加里和刘志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今年新建的自动化食用菌种植大棚,这种新式大棚比起传统大棚更加方便,种植效率也大为提升。 金锣山村曾经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18年整村脱贫后,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既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刘志兰介绍说,今年香菇产量不错,基地每天可收获鲜菇6000多斤。“我们采用的是‘村集体+大户+村干部+脱贫户+农户’的模式,今年纯收入接近100万块钱。” 而在二道河村游河茶树菇种植基地,负责人杨路正在基地厂房中检查茶树菇的生长情况。只见一朵朵茶树菇破棒而出、长势喜人,杨路握住菌柄轻轻旋转一圈,一朵朵新鲜的茶树菇便被收获到篮筐里。 “我们现在可以出菇的菌包达到了30万袋,一年循环2次,一个菌包产量1斤半,一年的目标产量100万斤鲜菇,如果烘干成干菇,就是10万斤。鲜菇卖零售价1斤10元,干菇零售价是1斤60元。” 杨路早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在草店镇,他独辟蹊径地在二道河村建立游河茶树菇种植基地,产出的茶树菇供不应求,带动周边三十多人就业,年产值近400万元。 小菌菇成就大产业。近年来,草店镇借势发力,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兴旺新路径,全力推动全镇食用菌种植特色产业良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草店镇种植菌菇近一千万棒,预估产值达1.5亿元。未来,草店镇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持续扩大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