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秋冬季养猪八要点看穿保育猪需求

保育猪发病率较高,有的管理较差的猪场,保育猪以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为主。近年来仔猪因感染病毒病后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而死亡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保育中后期的仔猪更为严重,因而如何养好保育舍仔猪已成为很多猪场的一个难题。秋冬季节为病毒细菌感染较多的时段,更应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1、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进猪一周前,要清理好保育猪舍,猪栏、猪圈、天棚及墙壁、地面、通道、排污沟等,要彻底清扫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干燥后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薰蒸,空舍一周天后在猪舍内喷撒长沙绿叶环境改良剂-护舍安,有效吸潮去湿,保持栏舍干燥,抑制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增殖。 2、做好分群与“三点定位”的调教工作 仔猪进保育舍时,要按大、小、强、弱分群,如是种猪还应按公、母分群,日龄不要相差太大,如有条件,原窝转群更好。饲养密度不能太大,每栏以20-25头为宜,寒冷冬季数量适当增多,以便仔猪相互取暖,但一定要保证每头仔猪有0.3-0.4㎡的活动空间。对仔猪“三点定位”的调教主要是训练仔猪定点排便、采食和睡卧,这有利于保持圈内干燥和清洁卫生。每个栏内悬挂1-2条铁链、塑料瓶等供仔猪玩耍,并在猪舍内喷撒护舍安,有效减少仔猪咬尾和咬耳等恶癖的发生。 3、重视保温和降低湿度 保育舍内的环境温度是影响仔猪生长和饲料消耗的重要因素,仔猪转群到保育舍后,保育栏内温度在2~3天内升高到28~30℃,3天后即调节至26℃,以后控制的最适合温度为25℃左右,上下不要超过2℃。温度是否合适,我们主要靠观察仔猪睡觉状态来判断,如仔猪睡时散开并不喘是最适合,如果打堆睡是温度低,如果散开睡且喘是温度高。保育舍内要保持干燥,在保证保育舍温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最好打开窗户和门通风换气。尽量保持舍内干燥(湿度应在50%~75%)。 4、保证舍内空气质量 通风是降低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含量的有效措施。如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仔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升高。但无限制的通风和换气对仔猪也不适合,特别在寒冷季节或寒冷地区,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聚下降。在生产中,保温和换气应跟据猪群的实际情况来调节,两者兼顾,高温时多换气,低温时升温再换气。同时要注意防止贼风(舍内风速低于0.25米/秒),温暖和空气清新(NH3浓度低于26微升/升)。建议在寒冷季节,保育舍每周喷撒一次护舍安,降低氨气浓度,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减少呼吸道疾病,保护猪只健康。 5、逐渐过渡,多餐少喂 新转入保育舍仔猪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善,导致仔猪胃酸分泌不足,肠道中的有益大肠杆菌群落生长繁殖慢,仔猪对固体饲料消化难且慢,仔猪容易因食得太饱而发生营养性腹泻。所以仔猪转入保育舍后要维持原饲料3—5天,然后慢慢过渡到保育料。在饲喂上要做到多餐少喂;在饲料量上,一般采用勤添多观察,多添加几次,做到仔猪吃后不再叫,而食槽中无饲料,建议保育料中添加2%护仔康2号,预防保育猪营养应激,减少营养性腹泻,补充营养,促进骨骼生长,为后期育肥打下坚实基础。在保育猪的中后期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使仔猪摄取足够的营养,提高生长速度。 6、做好猪群免疫工作。 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断奶仔猪55~60日龄要进行猪瘟疫苗注射等,60~65日龄应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在注射过程中要确认有效的注射部位,不可打飞针,确保疫苗的吸收;尽可能做到1头猪1只针头,严防疾病的机械性传播,防疫密度必须达到1 0 0%。每栏保育猪要求配备免疫卡,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剂量,生产厂家与批号,免疫卡随猪群移动而移动,不同日龄的猪群不能随意调换,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乱。建议在打疫苗前后10天,日粮中添加1%促免1号,有效防止免疫失败,减少疫苗应激,促进抗体提前生成。 7、重视驱虫,提高饲料报酬 疥螨、蛔虫、鞭虫等体内外寄生虫对仔猪饲料报酬影响明显,并能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因此必须做好保育舍的驱虫工作,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3~4周,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广谱、高效、不伤胃的驱虫药物进行集体驱虫。 8、及时淘汰残次猪、病重猪 对经诊断无治疗价值的仔猪应及时淘汰,因病猪要占用饲养员和兽医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治疗和护理,而且病猪对于健康猪群也是危险的传染源,严重的病猪治愈希望不大,治愈代价高,经济上不合算。有条件的猪场可找一栋相对独立的猪舍,将各仓的病、残猪集中一起,由专人来饲养,对提高全场仔猪成活率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