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做法

丹皮涨价的另一个障碍

【天地网讯】 丹皮就像它美丽的花朵牡丹一样,是一个几乎让所有药商都倾心向往的好品种。它的确是一味好药,难怪医圣张仲景在创制六味地话黄汤、宋代御医钱易改剂六味地黄丸时都要用到它,并且名列前三位。商业经营上它也确实是个好品种,出现过多次二十、乃至三十元的高价位,给生产者、经营者带去了丰厚利润。因此近年来,总不断有人对之跃跃欲试,评头论足,尤其在六味地黄丸渐涨成为大众消费品的二十世纪初。同为六八味配药的山茱萸都能一涨冲天,丹皮为何不能? 客观地讲,丹皮具备适于运做的几个主要硬件:比如大用量,每年大约300万公斤;比如低价期,差不多5年了;比如目前相对于历史价格的低价位,等等。这些都同那个曾令无数人欢喜无数人忧愁的大品种白芍有点相似。但我今天要谈的不是白芍,而是丹皮,是影响丹皮涨价的另一个罕为人知的障碍,即丹皮的蕴藏量。 从蕴藏方式上分,丹皮有家种和野生之分,但人们往往看到家种而忽视野生。国家林业局主办的《中国绿色时报》曾有这样一篇报道,说在湖北襄樊的保康、南障一带发现大面积野生牡丹群。这里是神农架的北界,神农架是个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资源被有限地保护了,但边缘地带是无法保护的。就像杜鹃花一样,野生牡丹其实在秦岭南坡、武岭山区、重庆、四川、江西、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浙江等气候温凉湿润的崇山峻岭中,都是有广泛分布的。而药商和大多写品种分析的文章的作者,要么不知道、要么忽律了这个重要的蕴藏量。当价格涨到一定高度,家种产量不足以供应市场时,这部分野生资源就会悄悄跑出来平抑市价。这是一个屡见不鲜的惯例。 园林美化是牡丹的另一个重要功用价值所在。是牡丹都是有根的,有根即有皮。这一点恐怕是不少人始料未及的吧。也许是笔者近年来涉足园林绿化行业的缘故吧,在许多城市郊区,见到过的牡丹种植园。俗话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但近些年比洛阳规模还大的牡丹基地已不仅山东菏泽一个。那可都是人口近数百万的地级市。也许有人质疑,那些地方种植牡丹的目的是园林绿化,价值要高得多,怎么也不会和药用市场冲突到一块呀?我认为这对了一半;即种植的目标市场的确不同,但别忘了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那句名言:市场是一支无形的手,只要有利润,它是能把资源充分自由地调配的。换句话说,当药用丹皮供不应求,价格超过园林价值时,会有人把它改变用途的。 我想,上面两个问题,足以对丹皮的价格暴涨构成一个实质性障碍。愿我的文章能给您提供观察丹皮的另一个视角。 2006年2月11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