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文化

食用菌融入我国四大基本政策的物品标准解读

我国国家强制性标准GB7096-1996《食用菌卫生标准》明确规定,食用菌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感官指标是评估食用菌品质的重要参考之一,要求产品应具有其本有的外观、色泽和香味,不得混入非食用菌成分,并且要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蛀等问题。

理化指标则涉及砷、铅、汞、三氯乙烯(六六六)、二氧化碳(滴滴涕)等五种污染物的检测。其中,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以及肾脏造成严重损害,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属机构确定了干燥食品中铅含量不得超过2.0毫克/公斤,新鲜食品不得超过0.5毫克/公斤的标准。

汞同样是一种极易在环境中积累并引起健康问题的化学元素,其毒性与存在形式有关,一旦被食品污染即难以彻底除去。因此,我国对干燥食用菌中的汞含量限制在每千克不超过0.2毫克,而对于新鲜食用菌,则不得超过0.1毫克。

砷虽然本身不具毒性,但其氧化产物三氧化二砷却是剧毒药剂,对于土壤和环境污染而言,它通过土壤和环境进入食品链,因此国家规定了相应限值,即干燥食品中的砷含量不得超出1.0毫克/公斤,而新鲜食品则不能高于0.5毫克/公斤。

最后,我们来看六六-six及滴滴涕,这两种农药曾广泛用于植物保护,但由于残留期长,可能会导致水源或土壤污染。在中国,此类农药早已停止生产使用,但由于历史原因,其残留仍然存在。我国关于这两者的限值分别设定为:干燥、新鲜各类食用菌均不得包含大于0.2 毫克/公斤 的 六六-six,以及大于 0 毫克 / 公斤 的 滴滴涕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