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灾后重建玉米高产的过程中精细田间管理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和优化物品布局以减少空秆和果穗
在灾后重建玉米高产的过程中,作为农民,我深知加强田间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精细的田间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空秆和果穗虚尖(秃穗),从而提高玉米单产。以下是我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清沟排水。在我的夏玉米地里,我必须确保水分既不导致烂根烂叶,也不影响授粉。因此,我会疏通田头、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渍水,以促进玉米健康生长。
二、移稠补稀及时扶苗。我会去除弱、病、劣、白苗,并将预备苗移栽至有缺苗断垄的地块,或进行移稠补稀。如果遇到水泡或倒伏的玉米秧苗,我会结合进行扶苗和洗叶。
三、中耕除草。在雨季后的旺盛杂草期间,我会抓紧机会进行中耕除草,破坏土壤板结。我通常在雨季结束后,即地面泛白时执行这项工作,每次中耕都浅至,以避免损伤幼嫩植株。
四、早追提苗肥由于洪涝灾害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以及初期成长缓慢,因此我会在5-6片叶子出现在植株上后,每亩施用尿素5-10公斤。此外,在大喇叭口期每亩再施尿素15-20公斤,以及适时补充微量肥料,如硫酸锌全株喷洒,每隔5至7天一次,连续2次。
五、防治病虫害由于积水造成湿度高,这容易诱发如茎腐病、大小斑病以及玉米螟等疾病。我每隔10天对出现问题的地块施药1次,最多3次,用药剂如敌菌灵代森锌多菌灵来控制这些问题。而对于玉米螟,一般是在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使用40%水胺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进行喷洒以杀死低龄幼虫。
六最后,去雄并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在雄穗尚未散发花粉前,将其拔掉,但注意不要弄伤植株或其他部分,而去雄数量不得超过总数的50%,尤其是那些植株较少的地块不能超过35%。此外,对于花粉不足或花期不相遇的地块,我们需要利用有利时机进行人工授粉,使边采边授以增强授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