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价格

中国农业网奶牛饲养关键期管理指南

奶牛的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天~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天~305天)和干乳期(产后306天~365天)。其中,第二个干乳月至生产后的第一个月是奶牛饲养最关键的100天,这段时间内母牛会经历停乳、分娩、哺乳、大量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

在这个时期,母牛需要充分休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修复体组织。同时,这也是蓄积营养和更新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时机。试验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无干奶周期间连续挤取奶液的有干奶周期的母牛,其第二胎及以后每次产奶量都将下降25%至38%。

为了保证这100天期间母牛能顺利通过这一关键时段,确保其健康与高效生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围产前疾病

预防酮病

防止产后瘫痪

调整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

预防产生截瘫问题

减少皱胃移位发生率

对于精料配方,我国通常采用玉米52%-44%,豆饼34%-18%,麸皮13%-37%,食盐1%作为基本原料。日粮组成则包括精料3千克、中等羊草3千克-3.5千克或2.5千克-3千克,以及青储玉米18千克-17千克。此外,每公斤配合料中还需添加硫酸铜83毫克、硫酸锰570毫格、硫酸锌571毫升以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为了预防皱胃变位,可以在日粮中加入2厘米至3厘米长的人工干草。此外,加上标准营养水平可以保持平均日增重0.35公斤至0.5公斤,有助于发挥下一胎生产潜力,并预防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综合征、消化机能障碍和皱胃变位等。

总之,对于提高牧场效益并保障母 cows 的健康与高效生产,是要正确处理这些关键期间所面临的问题。这要求牧场管理者对每头母 cow 进行细致观察,同时掌握适当的补给策略,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良好的繁殖性能与优异的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