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价格

革新牛蛙养殖集约高产的特种技术之光

牛蛙集约化养殖高产新技术,通过特种养殖手段实现高效益。以下是我们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龙桥办延寿村的一次实践案例:

一、池塘设计

利用120平方米庭院空间,我们巧妙地布置了1口10平方米的亲蛙池、1口25平方米的蝌蚪培育池以及8口8平方米~13平方米的小水泥养殖池。这些小水泥池采用砖砌和水泥砂粉刷制成,内设有沟和饲料台,以便于清洁和管理。此外,每个小水泥池还配备有20cm×20cm的网罩,防止牛蛙逃跑,并且每口池都有宽5cm的水管头连接软管供进水。

二、饲养管理

2005年7月6日,我们将3600只幼蛙平均分放在8个小水泥池中,每只体重约为8克。初期,我们使用活饵如蝇蛆和蚯蚓诱食幼蛙,并逐渐过渡至死饵,如小鱼和干蚕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牛蛙的生长情况,将其分批进行管理,以确保他们得到适当量化且均质的喂食。在夏季,我们会搭设遮阳棚以保护牛蛙免受炎热伤害,同时做好排污换水、防逃避敌害等工作。

三、疾病预防与治疗

尽管集约化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仍需对可能发生的一些常见疾病保持警觉,如胃肠炎、红腿病、肿腿病及烂皮病等。我们采取了严格观察并迅速诊断处理措施,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就立即隔离治疗。此外,还定期进行全池消毒,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四、新技术试验结果

经过半年的精心照料,2006年1月30日我们清点了成熟后的牛蛙,其最大体重达到283克,最小体重98克,平均体重228克,总产量达766公斤,而存活率高达93.4%。

五、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市场价格24元/千克计算,这次试验产生了18380元的收入扣除固定成本后,即可获得12380元纯利润,为家庭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

六、本次经验总结:

牛蛙庭院集约化养殖是一项占地面积少、高投资回报快且简单易行的事业。

采用这种特殊结构的小型奶酪盆具有良好的清洁性,便于观察,并提高了操作简便性。

遮阳措施不仅可以保护牛蜗免受中暑,更能促进其健康生长。

定期清理排污并进行药物消毒是提高整体成活率最重要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