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姜改良土壤防病防虫两不误的诀窍
种好姜,还是要靠好土壤。
土壤健康这个词语在很多姜农眼里一直是一个概念,好多人也只是听说过,具体土壤哪里不健康也是一知半解。其实对于土壤健不健康的问题,依据真实的案例,不妨回顾一下去年种姜的经历,雨后病害猖獗蔓延、一旦导致生姜烂姜,就难以控制、即便康复或被抑制,雨后又出现同样的情况,这都是土壤出现问题的表现。那么现在土壤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办呐?
土壤污染,土传病害猖獗
生姜土传病害的连年发生,姜农朋友们大量使用杀菌剂来应对土传病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土壤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抵抗力”,土壤遭到污染,微生物环境也遭到破坏,因为土壤中重要的组成有益微生物被错误的杀死,有害菌在没有有益微生物抑制的情况下大量繁殖,导致土传病害越发猖獗。
土壤盐渍化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肥料中养分或被作物吸收或流失到地下水中,但是肥料中的盐分被留在了土壤中。随着常年累月的积累,土壤盐渍化渐渐显现出来,表层土被破坏,浇水后土壤出现白霜,但根系在这种环境中不适应或难以吸收养分。
土壤酸化
在长期使用生理酸性的肥料和化学氮肥(如硫酸钾复合肥),土壤中的酸物质同盐分一样也在渐渐积累增加,土壤中钙镁等碱性物质被作物吸收利用或淋洗后减少,缺乏必要的补充,生姜就会缺钙。同时有害菌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存,长此以往土传病害则更加严重。
由此,引起国家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整用肥结构,加大微生物菌肥的用肥指导。
中国姜网植保团队响应国家政策:《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荐姜农使用微生物菌剂作为生姜底肥,为生姜高产保驾护航 。
微生物肥料能给生姜带来什么?
中国姜网植保团队从10年大量的实践数据中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利用微生物的合理种菌群,方能减少生姜化肥用量的20%左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能改善作物品质。
1、它能改善生姜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营养吸收。
2、促进根系生长。
3、减少生姜作物病虫害,增强姜的抗病能力。
4、改善生姜品质。
由于生物菌的活动,均衡了土壤中养分的供应,不仅能防止了生姜对氮素肥料的过量吸收,也促进蛋白质、糖分、维生素含量的提高,同时硝酸盐含量下降,对品质明显改善,口味好、保鲜时间延长。
中国姜网推荐:生姜高产底肥首选微生物菌剂! 菌剂每亩施肥方案:大姜:翻地撒5袋,种姜时沟施5袋,小培土/大培土各2袋;
小黄姜:翻地撒4袋,种姜时沟施4袋,小培土/大培土各2袋;
科学施肥,防病防虫两不误
在老姜区,线虫病已经成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大病害。同样,线虫也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繁殖,在这种环境下,线虫防治难度更大。
出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科学施肥,按照生姜需肥规律合理肥料,不盲目攀比使用肥料的价格,施肥量。合理使用腐熟好的有机肥作为底肥。最好使用滴管,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从提高肥料利用率上降低肥料使用量。
生物防治土传病害在国内已经较为成熟了,一般常用有真菌的木霉和细菌的芽孢杆菌较多。真菌相对细菌来说,生产工艺更复杂,提纯难度更高,所以价位比芽孢类细菌也更贵,效果也要更好。哈茨木霉通过竞争、寄生、分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来壮大霉菌群里,从而消灭有害微生物。
根腐病、烂脖子等土传病害使用哈茨木霉防控方案:1、种姜时沟施每亩地一袋;
2、小培土后冲施每亩一袋。
以往防治线虫多用噻唑膦沟施、培土或灌根,使用以后对根系有刺激性,抑制根系生长。且防治线虫效果反复不彻底。淡紫紫孢菌可以通过寄生雌虫、幼虫和卵,杀死线虫。使用淡紫紫孢菌治疗线虫使用方便效果持久;菌种接种成活,效果不反复;菌种还可以分泌生物刺激素,促进根系生长。
根茎线虫使用淡紫紫孢菌防控方案:种姜时沟施每亩地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