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功效

惨烈15家企业半年亏损147亿边亏损边扩张底气从何而来

尽管已经进入了三伏天,猪价却依旧没有回温的迹象,全行业持续亏损已经8个月,对于上市猪企而言也不例外,上半年15家猪企上市公司累计预亏高达147亿;与亏损同时进行的是,2023年大多数猪企依然选择扩张,这其中底气从何而来?


15家企业半年预亏147亿元


自进入7月,各家上市企业都陆续发布了上半年的生猪出栏数据;据统计,15家企业2023年6月份共出栏1124.98万头,上半年共出栏生猪约6607万头,去年同期5704万头,同比增加15.83%。



养猪全行业亏损,集团猪企也不例外。根据统计,11家上市猪企平均销售成本为14.64元/公斤,按照目前企业平均成本16.5元/公斤左右,出栏头均重120公斤/头粗略计算,头均亏损达到283.2万头,15家上市猪企今年上半年养猪亏损的金额达到了147亿元。



与此同时,猪企的负债也在增长。猪场动力网统计,截至一季度末,19家上市猪企的总负债达到4393亿元。其中,牧原股份的负债超过1116亿元,新希望的负债超过1400亿元。其中,19家上市猪企的短期借款超过千亿元。


边亏损边扩张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在2023第十九届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全球)高层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生猪近期产能7亿头以上,加上在建和闲置生猪产能超过10亿头,再算上目标产能养猪信息网可能超过15亿头。”


与此同时,尽管已经连续亏损8个月,大部分上市猪企并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如温氏股份就表示,公司(产能)是按照年初的规划,稳步增加的,截至5月底,公司能繁母猪超145万头,后备母猪约60万头;另外今年以来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逐月增高,截至6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303.2万头。


那么为何各大企业还要顶着亏损的压力继续扩张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空前加速,政府提出了规模化率达到65%的目标,这意味着政策将继续鼓励规模养殖,猪企趁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自身竞争优势。


二是上市猪企出于战略布局的考虑,现在的能繁规模决定10个月之后的产能,现在扩大规模是为未来发展进行布局。


三是上市猪企不愿放弃已经取得的市场份额,众所周知,养猪作为民生产业,未来依然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集团猪企凭借资本和政策取得的市场份额和主动权,自然不想轻易放弃;现在大家的想法是,挤掉竞争对手,等待周期上升,赚取更大的利润。


四是上市猪企对比中小养户来说,具有更多的融资渠道。


如何解决资金压力


作为重资产投入行业,养猪行业当前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难题,对于上市猪企也不例外。温氏股份此前就曾表示,对于大企业而言,若出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等情况,可以通过出售相关资产,如厂房、土地、仔猪和各种非标体重的肉猪等,降低饲养规模,回笼部分资金,支撑现金流正常运转,缓解资金压力,这种做以损失市场占有率的方式延缓企业退出市场的时间。


另外,近期上市猪企另外几个融资方式也备受关注,如国资助力,2022年,温氏股份就曾发布养猪大全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近期,傲农生物也正式宣布引入国企战投,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募集资金,补充现金流。



除此之外,在今年多家企业也发布定增预案,向投资者发行股票进行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6月份,新五丰刚完成15.51亿元定增募资,资金将主要投入养猪场及配套饲料厂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东瑞股份10亿定增申请获证监会审批通过,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东源县生猪养殖项目。


7月12日,天邦食品27.2亿元定增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天邦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7.2亿元,其中20亿元将用于数智化猪场升级项目,7.2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