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工厂化高密度养殖
你见过这样的养鱼模式吗?在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里,有一个个圆形的养殖池,里面密密麻麻地挤满了鱼,等着投饵喂养―――这就是渔业“工厂化养殖”。
在昨天的农博会现场,宁波一家海产品企业现场展示了这种场景,许多好奇的市民不禁问起,这些价格昂贵的石斑鱼为什么要离开大海搬到陆地生活?工厂化养殖技术起源日本
所谓工厂化养殖,是让鱼在一个封闭的物质循环系统中生长,通过水循环,直接将动物的排泄物排出系统。
宁波海能海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康泉说,这种技术起源于日本,近几年才引进中国。公司把鱼苗统一放进特制水缸(用玻璃钢制成)中,这种缸直径5.5米,水深可达1.5米,一次灌入海水至少30吨以上,为了保证鱼苗能够在缸中存活,鱼缸水温必须保持在20℃以上。
由于这种养殖方式投资较大(投资2000多万元),比较适合饲养石斑鱼、鲍鱼等高档鱼种。他说,目前,市场上石斑鱼(主要是指网箱养殖)售价在120元/斤-200元/斤,工厂化养殖的石斑鱼价格更高。
此前,海南和厦门等地已经尝试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据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透露,这种养殖模式鱼苗存活率达到90%以上。
这种模式可以改善海水质量
不过,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在许多宁波海产品加工企业看来,也是无奈之举。
宁海海通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群之说,近几年,海水污染已经成为东海养殖企业的最大天敌,像多宝鱼事件、桂花鱼事件(淡水养殖)、甲鱼(淡水养殖)孔雀石绿含量超标等事件,就是因为海水污染和养殖户用药不当引起的。
上海水产大学副教授胡斌也表示,目前近海海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内海产养殖业基本采用的是引用自然海水、稍加沉淀净化的粗放式养殖模式,海水的污染物并未有效去除。
胡斌说,通常使用自然海水的养殖池塘,用手一捞能看到闪闪发亮的“夜光虫”,这说明水质污染比较严重,而人工化养殖可以通过沉淀、过滤、改良等工艺循环办法,将海水的清澈度和含氧量大大提高。
在海能公司位于奉化裘村的养殖基地中,海水水体指标颇为严格:溶氧度6毫克/升,透明度中等,酸碱度7.8-8.5等。
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还使用一种名为“水锅炉”的装置。基地有关人士解释说,石斑鱼生活水温必须在20℃以上,使用水锅炉的目的就是保持水温。
王康泉说,工厂化养殖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控制海水质量,从而提高海产品质量。
许多深海鱼也在陆地上生长
除了上面提到的石斑鱼外,我们平常吃到的多宝鱼和鲍鱼也有部分品种在工厂里生长。
胡斌说,由于这几年渔民对高档鱼群的过度捕捞,导致石斑鱼、鲍鱼、牙鲆鱼(俗称扁口鱼)等珍稀鱼种几乎濒临灭绝,这也一定程度上催生工厂化养殖。
根据胡斌掌握的情况,目前国内的渔业工厂化养殖主要集中在海南、广东、福建和山东。像山东和福建,工厂化养殖的海鲜产品年产量超过4万吨,占近海养殖产量的三成左右。“现在这种工厂化养殖方式已经被一些浙江企业接受,像温州一家海产品企业直接投资秦皇岛一个工厂化养殖项目,专门养殖多宝鱼和金枪鱼。”
首批浙籍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春节前上市
王康泉说,首批美国黑石斑和青斑将于春节前上市,预计投入市场数量约5000条左右。
据农博网预测,今年我国石斑鱼产量大约为1.2万吨,低于越南和印尼等国。
“由于今年东南沿海台风较多,养殖石斑鱼的浮网屡遭破坏,造成近海养殖的石斑鱼产量下降,预计减少量在1500吨左右。”农博网运营总监曹毅补充说,随着卫生检疫部门对海产品检验要求提高,工厂化养殖会成为网箱养殖的一种有益补充。
高密度养殖方式存在争议
在业内,工厂化养殖被称为“高密度养殖”方式,一只玻璃缸(直径5.5米)投入的鱼苗500尾-600尾,等到生长半年之后,再根据个头大小进行分池。
虽然有分池措施,但国内也有不少养殖企业不赞成这种做法。胡斌说,与网箱养殖相比,工厂化养殖的最大劣势在于水域面积偏小,可能影响鱼群生活质量。
对此,王康泉解释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养殖工厂在每个水缸底部安装了两个进水口,24小时往里面注入海水。由于存在压力差,注入的海水会在水缸中形成水流,促进石斑鱼逆流游动(石斑鱼有此特性),从而增加肉质结实度和鲜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