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市场

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2024年8月30日,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召开。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成员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秘书长、易菇网总裁赵雄主持。

会议听取了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所作的工作报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增补副会长、理事名单,就全国部分地区大球盖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自由交流,最后由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进行讲话。

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在汇报中提到,过去几年,大球盖菇产业发展方面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分会自2021年成立以来开展了2期培训班;2022年主办全国大球盖菇产业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2022年湖北省发布的“湖北省农业科技十大主推领先技术”中,“稻田轮作大球盖菇生态循环技术”名列首位;目前全国总栽培面积近10万亩,多种栽培模式百花齐放。基础研究方面,大球盖菇研究依然具有创新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身其中。在标准制定方面,分会副会长、宜昌市高级农艺师刘世玲,分会副会长、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利金站,十堰、 襄阳等省市都在积极制定一系列规程。

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会长、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

边银丙会长表示,目前大球盖菇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技术体系还不成熟。原因是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导致优质菇的比例偏少、效益不稳定。其次,设施化栽培、林下栽培等诸多栽培模式还有待完善。最后,人才队伍偏弱、研究经费偏少。大球盖菇还并未列入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中,且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对分会进行赞助。

边银丙会长进一步表示,下一步分会将加强理事会工作,强化对外宣传工作,希望分会成员积极推动大球盖菇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增补副会长、理事名单。会议增补湖北省副研究员王卓仁、上海市副研究员陈辉为副会长。增补了上海市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李文、上海市副研究员陈万超、香格里拉禾妙有机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劳健生、香格里拉禾妙有机生物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莫俊豪、十堰市工程师罗义等12名理事。

讨论交流环节,辽宁省研究员刘俊杰介绍了辽宁省2022年到2024年大球盖菇种植规模变化,提到辽宁省正大力推广林下栽培,通过三年时间,形成了辽宁省林下栽培技术标准,且大球盖菇与羊肚菌轮作的栽培方式取得部分进展,有待进一步研究。刘俊杰研究员表示,未来会继续在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的直接领导下,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推广工作。

辽宁省研究员刘俊杰

浙江省研究员金群力介绍了浙江大球盖菇产业的发展现状。他指出,近几年培养料更换之后改变了2009年以前稻草味比较浓的情况。他认为,浙江大球盖菇未来应该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他表示,在如何提高优菇率、降低制料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浙江省研究员金群力

上海市副研究员陈辉指出,目前上海的食用菌栽培主要以双孢菇和大球盖菇为主,规模相对以往有较大下降。在秸秆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大球盖菇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球盖菇在设施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效益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还存在出菇不稳定的现象,需要从育种方面入手,提升大球盖菇对环境的响应度。

上海市副研究员陈辉

襄阳市农艺师程旭介绍了襄阳市的“三方融合”模式,即推广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相互合作。他指出,在栽培模式上,襄阳市主要是稻菇栽培、林下栽培、设施化栽培三种。其中,“稻菇轮作”受到了央视的关注。他还表示,襄阳大球盖菇栽培还存在着所谓三个思路的转变,即从采用生料到混合料;从露地轻简化到大棚精细化;从仅要求种出菇到产量高。

襄阳市农艺师程旭

陕西理工大学教授解修超介绍了陕西省内的大球盖菇产业情况。他表示,陕西省内的大球盖菇种植面积相对于之前有所萎缩,原因是受到其他食用菌品种的影响;在设施化栽培、稻菇轮作栽培、废料循环利用、病虫害防治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

陕西理工大学教授解修超

讨论交流环节,成员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对深化全国各地区大球盖菇研究者相互交流、加强互学互鉴,共同推进我国大球盖菇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湖北省副研究员王卓仁等也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发言。

最后,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进行发言,他对大球盖菇产业分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他认为大球盖菇易于栽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非常好,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和推广的食用菌品种;他表示,未来学会将会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大球盖菇宣传力度,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