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合同法基础
在中国实施了全新的《民法典》后,作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法也迎来了重大变革。为了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部法律,本文将围绕“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这一主题,从合同法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基本原则、类型、效力以及终止等关键问题。
一、合同的定义与特征
1.1 合同定义
根据《民法典》,合同时指双方或者多方因意愿相互约定履行一定义务以实现某种权益而设定的法律行为。这一定义强调了合同时涉及到双方或多方之间自愿性质,以及其旨在实现各自权益的目的。
1.2 合同特征
自愿性:即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具有完全同意并承担责任。
法律效力:有效且可执行。
意识表达:通过言语或书面形式表现出来。
实施性:有实际内容可以进行履行。
二、合同分类
2.1 协议型与非协议型区分
协议型包括销售购销合同时,其核心是物品交换;非协议型如劳动合同时,则涉及到劳动服务与报酬之间的关系。
2.2 根据履行方式分类
现金交易(货币支付)
不现金交易(物品交换)
三、合同成立条件与效力问题
3.1 成立条件概述:
- 双方意思表示的一致;
- 对价相符;
- 有适当手续完成,如书面形式签字盖章等。
3.2 成立后的效果:
- 订立为生效前提条件;
- 生效后成为第三人不可抗拒之事实;
四、中途变更与解除的问题解决机制
4.1 中途变更:
可能因为新情况、新证据、新发现出现,而需对原有的条款进行调整,以符合双方向共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4.2 解除理由:
包括违约情形,如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有权要求解除;或者协商一致解除,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