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文化

黄粉虫的发生规律

黄粉虫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翘皮下或枝干上、果柄脱落层等处越冬,但造成为害的均是在树皮下过冬的群体。春季梨开花期,黄粉虫卵开始孵化,若虫于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汁液为害,羽化后产卵繁殖,麦收前后部分成虫转移到嫩枝、果台、果梗上繁殖为害,但仍有相当数量在树皮缝内为害。6月中旬部分成虫转移到果面、果实的萼洼处为害,并继续产卵繁殖3~4代,6月下旬大部分成虫开始向果上转移,7月上、中旬危害加重,8月为害最重。开始黄粉虫先顺着果柄堆积在袋口,寻找间隙,进入袋内。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吸食梨果,进而移动到梨萼洼处群集危害,使梨果萼部变黑腐烂,最后整个果实烂掉。

梨黄粉虫喜欢荫蔽环境,多在背阴处从内膛开始危害,逐步发展到中上部,严重时遍布全树。其发生数量与5、6、7月份降雨有关,雨量大或持续降雨不利其发生,温暖干燥对其发生有利。

套袋是绿色果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但黄粉虫成虫、若虫均有忌光钻袋习性,若虫有背光性,套袋后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繁殖条件,加之入袋后药剂难以触及,更难做到虫卵兼治,从而导致为害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