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价格

提高当年草鱼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近年来,为了提高草鱼种当年产量,笔者连续三年在安徽省霍邱县水产站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试验总结,2003年在两口共5.5亩池塘内育种150天,共获13—17厘米草鱼种2286公斤,成活率达78%,比原用肥水为主混养鱼种的方法提高成活率达2倍,获13—17厘米鲢鱼种335公斤,17--20厘米鳙鱼种152公斤,13—17厘米鲫鱼种104公斤,鱼种65公斤,共计2932公斤,平均单产533.1公斤,草鱼种亩产415.6公斤,平均亩利润1640元,投入产出比l:1.82,平均成本为4.1255/公斤鱼。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提高当年草鱼种产量的关键,是饲养管理方法要符合草鱼的生活习性,做到并保持水质清新,无病害源,溶氧量高,饲料对口,防治病措施跟上。

一、做好池塘消毒和鱼体消毒

饲养鱼种的池塘,切忌于塘消毒或浅水消毒,因为这样做,在投放草鱼种前必须加水,就会将病原体带进已消毒的池塘内,增加了传染源。所以,应在将池水灌至正常养鱼水位以后,于放鱼种前20天,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成石灰乳全池泼洒消毒,鱼塘四周坡上也要泼到,同时清除杂草,杜绝昆虫在塘内产卵。

鱼体消毒,是夏花入池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如果让未经消毒的鱼种直接进入池塘,则其带人病原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水温、水质、鱼体质弱等条件适宜,病原体迅速发展,就会暴发鱼病,使清塘消毒工作前功尽弃。鱼体消毒——般用5%浓度的食盐水浸洗,或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浴,以消灭鱼体表寄生虫和细菌,方法是:将已过数的鱼放人较大的容器内,计算好容器的水体积,再计算用药量,浸洗鱼体的时间,要根据鱼的体质、水温等情况来决定,一般15--20分钟,如果发现草鱼浮头,表明水中缺氧和鱼忍受不了,此时迅速放鱼人池。

二、培育鲜活适口饵料

鱼池消毒后,在夏花下塘前10天左右,施人有机肥300--400公斤/亩作基肥,每隔2--3天每亩用粪水30---40公斤或1公斤尿素加0。5公斤过磷酸钙稀释后,全池泼洒,以培育大量水蚤,加速芜萍和小浮萍的繁殖,使草鱼夏花下塘时即可吃到丰富鲜活的适口饵料,在水质培育阶段,要随时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发现蛙卵及时捞出,如出现蓝藻大量繁殖,可用0.7ppm硫酸铜全池泼洒。

三、改变传统的鱼种放养方法

在生产实践中我改变在花白鲢池塘混养培育草鱼种的传统方法,采用稀放主养的方法,这样做符合草鱼的习性要求,草鱼种稀放,可以获得规格大质量好的鱼种,为了解决草鱼粪便分解使水质转肥的问题,也可搭配少量的花白鲢,但不另投饵施肥,只凭草鱼排泄物培养浮游生物为饵,饲养草鱼种为主的池塘,每亩可放养4--5厘米的草鱼8000尾,搭配花白鲢1000尾(鲢鳙鱼的比例为4:1),鲫鱼和鲂鱼400尾。放养时,草鱼要比配养鱼提前15--20天放养,以利草鱼的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四、饲养管理方法

草鱼夏花人塘时,对摄食青饲料尚不适应,必须投喂豆浆、豆饼浆,提高草鱼种的成活率和加快生长速度,每万尾每天用黄豆1—3公斤,每公斤黄豆用15公斤清水浸泡发好,磨浆时不另加水。

当草鱼长到5--7厘米时,能食芜萍,就可以不再喂豆浆了,芜萍营养丰富,草鱼喜食又易消化,不污染水质,多年实践表明,用芜萍培育草鱼种,鱼种体质好,抗病力强,病害少。可在池塘四周分别围几个食场,以每亩4个为好,将芜萍等投在食场内,每天分两次投喂,投放量根据草鱼的摄食情况来决定,以4--5小时吃完为限度。在9月底芜萍生长接近尾声时,用粉碎的菜饼或豆饼,每亩每天10公斤,分上、下午两次给食,投放于搭在水下的食台上,直至鱼种并塘为止。[pagebreak]

在饲养期间,还要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早查鱼的浮头情况,午查鱼的活动情况,晚查水质,勤捞残饵、勤防鱼病,定期开动增氧机,及时捕捉进入池塘的敌害,认真做好塘口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掌握好水质

主养草鱼种的池塘,要求水的透明度在50--60厘米,但是草鱼种大量摄食后,其自身的排泄物也会影响到水质的变化,所以在放养早期3--5天加水一次,7--8月2--3天加水一次,每次5—10厘米,使水体始终保持肥、活、嫩、爽,给草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换水时要注意鱼种外逃和野杂鱼进入。

六、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在鱼病流行的季节,定期泼洒药物和口服药饵相结合的方法防治鱼病。从6月中旬到10月上旬,每10天用生石灰(每亩水深1米,用量20公斤)和漂白粉(每亩水深1米,用量700克,含氯量为30%)交替泼洒消毒,每隔15天投药饵连续三天,方法是每百公斤鱼用大蒜素10克溶弓:水中与少量粘合剂搅匀,均匀地泼洒于芜萍上,边翻动芜萍,15分钟后待药液和芜萍粘牢投入食场,或每百公斤鱼用草鱼三病灵5克溶于2.5公斤水加10公斤干大麦待约液吸干后,再加2公斤水,至大麦全部涨足为止,连续投喂三天。这些方法可作为预防,也可作为治疗用,病情经一个疗程即可。坚持用以上方法,进行鱼病的常规防治,就会使病源得到控制和消灭,池鱼也极少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