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药用真菌桑黄在日本和韩国的地位
翻开了《药性论》,我们找到了它的名字:桑耳。著名诗人李白七百多年前就把它提到了,而且花了一大堆诗句描述它颜色金黄。而且经过科学家的严谨考证,我们发现桑黄这货跟大大小小的树都长得很亲,非常的亲,就是所谓的“多树种”型选手哦!按照传统习俗,我们建议您在决定将桑黄加入您的遗传基因组时,先学哈唐代的《酉阳杂俎》。当然,这只是我们瞎编出来的而已(✿◡‿◡)。
据说,鸡的眼睛就像是一只小酒杯,所以它们被称为“胡孙眼”。而且这个鸡的外形确实有点像个酒杯,显然成为了人们描述这个蘑菇的经典之作。
桑黄这个瑰宝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没能在中药汉方圈里站稳脚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问题不在功效不行,而在于外形颇似桑黄的菌物实在太多了,而真正的桑黄却非常少见。此外,古人早年没有显微镜和分子鉴定技术,难以将这些蘑菇区分开来,导致后人对于桑黄的各项特性和功效认识不一,对它的好处着实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好了不扯了,接下来看看国外国内的桑黄:
1.先从日本开始,二战后,美国投放使得长崎瑶族地区的癌症比例急剧上升,不过奇妙的是,当地有一个离岸的小海岛“女岛”,居民竟然神奇地没有感染。日本学者就开始研究“女岛”上野生的桑黄,并于1968年发现了桑黄的抗癌功效。原来这些岛上的居民每天都在吃放在屋顶上晒干的桑黄,就算是长崎地区癌症夭折率最高的原子弹受害者,几乎都可以通过摄入桑黄减轻病情。
你可曾听说过一个药用菌,制率高达96.7%,是无可争议的“神器”?没错,就是桑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地站在跟你一样的位置,那么快来了解下国内外的桑黄现状吧!
2.再来说说韩国,1984年开始就全力支持桑黄研究及开发,据说1997年,韩国政府批准桑黄菌丝体为抗癌辅助药品。看来各国对桑黄都是嗷嗷垂涎的,绝对是个惊为天人的菌物哟!
3.当然,也不能不提到我们中国。20世纪90年代,韩国商人在我国大量收购野生桑黄,这才让桑黄得到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的关注。1996年,安徽金寨首次完成桑黄人工栽培。直到2022年,上海市农科院才牵头发表《桑黄产业发展千岛湖宣言》,特别规范了桑黄的分类命名,实现了产学研管一体化的目标。跟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是太独立太自给自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