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水对“镇”下药 10万亩中药材推动乡村振兴见实效
眼下,正是虎杖采挖的季节。平均海拔1100多米的鹿鸣乡,在3年前发展了2000多亩适宜当地海拔气候的虎杖。专业合作社一边组织工人采挖,一边忙着对药材进行初加工。
“今年我们整个中药材基地能采收的虎杖有100多亩,亩产量大概在8000斤左右,全年产量在100多万斤,到12月份能够全部采收完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蒲兴化介绍,今年虎杖市场行情好,采挖之前,他们已接到大量订单,粗加工的虎杖段和虎杖片产品供不应求。“前期接到的订单100多吨,我们是边采收边加工,保质保量完成客户的订单,这100多吨的订单,能够收入100多万元。”
近年来,我县连续投入财政资金1亿元,根据品种适宜性、技术部门的指导和经营主体的选择,在39个乡镇(街道)对“镇”下药发展中药材。如今,10万亩中药材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2万余群众增收的“致富良方”。
在鹿鸣,从2021年起,通过套种、间种、轮种等模式,先后种植黄精、虎杖、苍术等中药材8000余亩,其中1200余亩进入采挖期,预计可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鹿鸣乡宣传委员聂其印告诉记者,在中药材发展中,鹿鸣建立了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大户的带动,全乡种植10亩以上中药材的农户有56户,同时通过产业技术协会的指导组织附近的闲置劳动力就近务工,仅今年一年,实现务工产业收入267万余元。
对“镇”下药带动群众致富的,不只是鹿鸣乡。在石柳乡,通过专家“把脉”发展的2000多亩草本类中药材紫苏,也进入了采收期。从田间收割到工厂加工,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紫苏研究员梁家洪,是彭水发展紫苏的技术指导员,他告诉记者,今年紫苏已经实现丰收,亩均产值在5000元左右。
紫苏有药用和食用价值。这些年,彭水采取订单种植的模式发展紫苏,总规模已达2万余亩,涉及10多个乡镇。目前,紫苏产业已实现种产结合。以紫苏为原材料生产的紫苏籽、紫苏精油、紫苏超维粉等10多个彭水地理商标产品,远销美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拓宽了近5000农户的增收渠道。
“我们每年加工紫苏籽油1000吨,紫苏超维粉有100吨,紫苏籽油和精油有200万瓶。”重庆市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永均介绍,仅加工这些紫苏产品,年产值就能突破1亿元。
据了解,近3年,我县连续投入财政资金1亿元,根据品种适宜性、技术部门的指导和经营主体的选择,在39个乡镇(街道)发展虎杖、紫苏、布福娜、大黄、百部、天冬、苍术、红豆杉等1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全县以标准化示范种植在地面积已达10万亩,其中草本类药材5.5万亩,木本类及菌类药材4.5万亩。并按照“标准化、规模化”打造思路,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成功建成4个1000亩级县级示范种植基地,25个100亩级以上示范片,示范带动全县在地黄精2万亩、大黄5100亩、虎杖4500亩、天冬3800亩、百部3500 亩。中药材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点带片、以片带面”发展格局,规范化种植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主体培育,全县中药材经营主体达102家、种植农户6800户,以烘干为主的中药材初加工厂8座。2023年预计产出黄精、百部、前胡等药材8000吨左右,产值1.2亿。待10万亩中药材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产值能实现5亿元以上。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邮箱:。
日前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天津市政府办公厅最新印发《天津市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方案》,多举措增强京津冀中医药产业协同,推动天津市中药大品种作用机制更加清晰……..
医学不断向前发展,2023年也不例外。回顾这一年,我国科学家在中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梅斯医学已经连续6年发布了年度医学十大学术进展…….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饶阳店镇盛树林村180亩的丹参迎来收获期,丹参种植田里,随着收获机械隆隆作业,红色根状的丹参破土而出,村民们忙着捡拾、运输,现场构成一幅繁忙的丰收场景。专用机械正在收获丹…
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2月2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过程中,四川省规范中药材种植、提升品质,建成一批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如今有了这中药材产业,我们常年都有活干,干一天有80元的收入,再加上林地租金,一年收入很可观。”近日,记者走进江口县官和乡官和村林下淫羊藿基地,该村村民胡菊香一边管护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官和乡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