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稳蘑菇棚里实现儿时梦想
他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子弟,曾经在大城市拥有一份即轻松又收入不菲的工作,在他23岁那年,他毅然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回到家乡种蘑菇,开始了自己艰辛漫长的创业之路,当同龄人正在享受花样年华、七彩人生时候,陪伴他的只有土地和工棚,当绚烂的青春流年似水般溜走,虽然依旧孑身一人,然而梦想正一步一步地实现,回首走过的创业之路,他留下了四个字,我不后悔! 放弃一切 只为儿时梦想 8月29日中午,红桥新区双龙村,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掩映在玉米林中的一排排蘑菇大棚。正在闷热的大棚里忙活的黎家稳,胶鞋上还沾着厚厚的泥巴。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轻抚着菌包上的香菇说:“今年的市场比往年好啊,时下正是蘑菇生长的好时节,光今天一早就采了200多公斤鲜菇,有时每天可以采摘400到500公斤。”这位30岁出头的小伙子健壮精神,皮肤黝黑,看上去朴实敦厚。 黎家稳的老家在水城县龙场乡,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喜欢吃什么就在地里种上什么,这种感觉很好!”上小学的时候,黎家稳第一次来水城一位亲戚家做客,吃饭时候亲戚家餐桌上有一道菜让他终身难忘———蘑菇汤。“当时是冬天,在我们农村,只有七八月间才能在山里找到菌子,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哪像城里的菌子冬天也能生长。”后来,黎家稳知道,城里的“菌子”有个很好听的学名,叫蘑菇,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不在山间自然生长,而是人工种出来的,于是,年幼的黎家稳萌发了一个念头:我也要在自家地里种菌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 初中毕业后,黎家稳在武汉中德啤酒技术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黎家稳很快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在山东青岛啤酒厂上班。在青啤待了一段时间后,黎家稳又跳槽到浙江另外一家外商投资的啤酒公司,从事啤酒生产及监测。他认为工作很轻松,一个月还能开3000多元工资。按道理,一个中专生能在大城市立足,应该心满意足了,但黎家稳不满足于现状,他想创业,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为自己打工。刚开始时候,黎家稳想过用自己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做啤酒,但是投资很大,难度也很大,于是他很快放弃了这个念头,而儿时种蘑菇的愿望却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2003年,黎家稳放弃了令当时许多打工青年羡慕的工作离开了在浙江,并花7000多元买了一台粉粹机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种蘑菇之路。“如果不是儿时那一闪而过的念头,我今天也不在这里打拼,可能今生与蘑菇都没有缘份了!”谈起自己种蘑菇的初衷,黎家稳话语里带着几分羞涩。 为了圆梦 备尝生活艰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黎家稳尝尽了苦头。回家后,黎家稳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说了,很快得到大哥黎家万和二哥黎家斌的支持。由于老家离市区较远,加之交通不方便,两人决定把种植地址选在城郊。 为了学习技术,黎家稳买来很多有关种植蘑菇的书籍和碟片。二哥则到处托关系找地方,很快,德坞的一个朋友答应把一幢闲置的三层小楼让给黎家稳实验。于是,黎家稳开始在这间300多平米的房子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道路。“第一年下来就赚了三四万块钱……”尝到了甜头的黎家稳信心十足,通过银行,又在双龙村租下一块上千平米的场地,一下子买来10多种菇,有猴头菇、鸡腿菇、白灵菇等,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然而,未能夙愿。2004年一年下来,黎家稳亏得一塌糊涂,工人走了,蘑菇烂成一堆,连大棚都没人要,还欠了银行十多万。 面对逆境,黎家稳虽然有些难过,但是他并没有打算放弃。“要做就要做成功!”黎家稳在心底为自己打气加油。2005年,黎家稳开始整理思路,总结失败原因,发现种蘑菇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每种蘑菇都有自己生长的规律和习性,而自己懂的只是一些皮毛。于是先不考虑赚钱的事情,打算四处求学。为了学到经验,黎家稳先后去过北京、内蒙古、山东等地,然而,在求学过程中,黎家稳发现很多都是骗钱的,把自己的钱骗上手后,教的知识一点用也没有。最后,只得回来。“经验是在实践中累积出来的,古人都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在荒废了一年时间后,黎家稳回到六盘水,一头扎进蘑菇棚里,开始摸索种菇之道。 慢慢的,黎家稳得出了一些种菇经验,势头开始好转。但是又面临新问题,如何打开市场?由于人力才力有限,只有找三轮车运蘑菇去市场上卖,有时候时间晚了,菜场里的小商贩使劲压价,三轮车司机也是多走一步要加5块钱。黎家稳不忍看到运出来的蘑菇再运回去坏掉,只好忍痛贱卖。冬天的时候,为了提升大棚里的温度,以免蘑菇冻坏,黎家稳和二哥两人只能用摩托车一袋一袋地运煤。摩托车走在白皑皑的雪地上,经常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坎,兄弟俩只好用脚垫着一步一步走,一路上几乎是连滚带爬。 初尝甜头 又遇烦心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市场也打开了,黎家稳种的蘑菇在市区多个菜市场批发。同时,种植场地也逐渐扩建,目前投资近50万元,拥有31个大棚,主要种植平菇、香菇、茶树菇、金针菇等。还买了一辆东风小康,专门用来跑运输。为了加强管理,黎家稳还从福建古田请来一位师傅。同时把老家的姐姐妹妹也叫过来一起创业。 如今,黎家稳经营的蘑菇种植场已经小有起色,每天看到从大棚里新长出来的蘑菇,黎家稳感觉到这么多年的辛苦终于没有白费。唯一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都把心思都花在了种蘑菇上面,如今30出头的他感情上仍然一片空白,虽然也谈过女朋友,但人家一来看到这种艰苦的坏境,就“拜拜”了。因此,偶尔闲下来的时候,难免觉得有些孤寂。 今年,黎家稳又遇见一个烦心事,由于红桥新区统一规划,场地即将面临搬迁。“再大的困难都已经过去了,六盘水的气候最适合种蘑菇,我一定将这条路走到底,争取有一天让外省的人都能吃上我种的蘑菇!”黎家稳面带微笑,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