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文化

听杏鲍菇吐露的成长心声

我是杏鲍菇,大家都叫我“平菇之王”。5月8日,我从广西柳城县社冲乡出发,勇闯港澳、东南亚大市场。
柳城菇事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坐落于社冲乡社冲村西盘龙屯,这里是我的家。每天清晨,车间工人将玉米芯、木屑等纯天然生物原料混合搅拌,装在菌包里,为我培育适宜生长的“土壤”。车间内,工人将菌包推入灭菌高压炉中,净化后的菌包成为了我健康成长的乐园。
接种后,我被送到黑暗、通风的培育室,在这里生长菌丝。约30天后,我的菌丝终于成熟了,生长的土壤也从黑色变成了白色。
从1厘米长的幼芽,到个头有小臂粗的“蘑菇王”,我在13至18摄氏度的出菇房,静静地等待了约20天,最终实现了华丽转变。经过采蘑菇的阿姨们熟练地挑拣、分类,我幸运地获得了出国机会,套上了有出口标志的包装袋,进入冷库室装箱存放。
被选中的我又白又直,这要归功于出菇房里的蓝光灯条。蓝色是我们最爱的颜色,会让我们快速地拉长,同时调整我们的生长方向。在采摘前10天,工人们会打开菇房灯带,发出蓝光,待我们照够5天再关灯。
但不是每朵杏鲍菇都像我一样幸运。在杏鲍菇成长初期,会在原基形成许多菇蕾,工人需要把小菇蕾和形状不整齐的菇蕾削掉,只留2至3个好的菇蕾。有0.1%的杏鲍菇由于疏蕾过程中有个别菇蕾有刀伤,还有后期产生了新的小菇蕾等因素,导致个头偏小、形状不好,不符合出口标准。
当然,这些杏鲍菇也是有用武之地的——经切片加工,除了供应大食堂做食材外,还可以制成烧烤串或麻辣烫串,有些螺蛳粉厂家也会将其加工成螺蛳粉配料包。就连废弃的菌包也可以打碎后分离出塑料袋被回收加工再利用,而菌渣会被制作成有机肥回归农田,实现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利用,过上有价值的一生。
在这个光、温、水可控的机械化厂房里,我和伙伴们突破了食用菌栽培受季节温差影响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与大家见面。智能化出菇房采用自动化智能控温技术,自动调整菇体发育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种植,使我们从高端菇类逐步走向平民化,国外民众可以以实惠的价格享用到柳城县脆口鲜甜的杏鲍菇。
“我们生产的杏鲍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营养价值很高。”示范区相关负责人洪龙金经常向大家这样介绍我们。目前,示范区内有53个杏鲍菇房,重点栽培杏鲍菇、猪肚菇、毛木耳等特色食用菌。今年一季度菌棒产量500万棒,产值达1500万元,产业链上下游间接带动2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还被自治区农业厅评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