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知旺加90后新农人回乡做首个食用菌种植带头人
31岁的旦知旺加是甘肃迭部县旺藏镇水泊沟村人,他和妻子吕敏都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夏天,两人从城市辞职,回乡创业种食用菌,做起了“新农人”。
每天早上5点半,夫妻二人就要起床,每隔3小时记录种植棚内的温度、湿度,保证棚内的环境适宜菌菇生长。观察气候、棚内降温,菌菇采摘、菌棒浇水,他们要在种植基地忙碌一整天。
“我要回农村”
旦知旺加回乡创业的想法,最初来源于妻子吕敏。藏族小伙旦知旺加出生于1992年,大学就读于甘肃农业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2017年毕业后,在甘肃建投第四集团做施工技术员。吕敏本科学的是生物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是食用菌,2020年毕业后,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做疫苗质检工作。
旦知旺加的家乡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夏季温度低,很适合食用菌生长。吕敏建议回乡种食用菌。二人到河南、陕西、福建多地菌菇生产厂考察技术和市场,发现食用菌行业前景好,老家没有做这一行的,加上妻子的食用菌专业,他们决定,回到农村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21年夏天,旦知旺加和妻子回到水泊沟村开始了创业之旅。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资金问题。两人通过向银行和亲朋借款,凑了46万元启动资金。最初,他们建了5个种植棚。迭部县农业农村局给予大棚建设补贴10万元,旦知旺加又把大棚扩建到20个,加上后期持续的资金投入,增至50多万元。
种植基地有猴头菇、榆黄菇、平菇、滑菇等品种,需要对每个品种的生长状况、环境做数据记录,进行对比。在不同气候、不同时间记录菌菇的生长状态,通过对比后,才能判断什么时候采摘的菌菇,品质是最好的。
吕敏介绍,菌种培育、菌棒制作、出菇管理、市场销售,所有工作都是他们自己完成。6月到8月,是当地菌菇的高产期。而迭部县地处高原,种植棚内夏季气温要始终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再往南到陇南和西安等地,因为气温太高,夏季没有控温棚无法出菇。旦知旺加的菌菇棚,正好做到了反季节栽培。
旦知旺加说,迭部县做菌菇种植的只有他们一家,即使日产上千斤,依然供不应求。把种植基地建在家乡,带动周围的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特别有成就感。
下一步,他们希望继续扩建规模,能把更多野生菌种通过实验做菌种驯化,再实现大面积人工种植。他们还想尝试电商和直播卖货,扩大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