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价格

食用菌秋季生产技术要点

秋季做好各食用菌品种的菌种、菌棒制作,发菌和出菇前的管理工作,可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种植者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技术,禁止使用任何农药。土壤和棚室消毒严禁使用违禁农药。 一、香菇 1. 栽培管理 秋季种植选择中低温型品种,一般9月份开始对菌棒进行转色(8月份菌棒制作完成),陆续移入出菇棚,控制湿度进行出菇管理,低海拔地区可推迟到10月中旬。秋菇10月中下旬第一茬出菇结束,第二茬出菇结束约在11月底,每茬出菇结束后通风晾棚1周补水。 2. 病虫害防治 秋季栽培由于温度较低,病虫害发生较少,以预防为主,出菇期间注意防治菇蚊、菇蝇、干腐病等病虫害。 二、双孢蘑菇 1. 菌种制作和培养料发酵 合理安排菌种制作。基质发酵采用一次和二次发酵法,培养料呈深棕褐色,有料香味,无氨味和其他异味,质地松软,料面有大量白色放线菌,含水量约60%,紧握成团无水滴渗出即可。 2. 播种 10月中旬到11月初培养料上架,菌种穴播或撒播,待菌丝爬满培养料表面时覆土,厚度75px左右。 3. 床面管理 播种后注意控制菌床湿度,菌丝爬土开始出现原基时,雾状喷水,增加床面湿度。注意遮阴避光,防止子实体颜色变深。 4. 适时采收 菌盖充分长大尚未开伞,菌膜未破,子实体7-8分成熟时采收。采收后及时预冷,冷链运输。 5. 病虫害防治 秋季规范制种和基质发酵,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排杂。越冬期间菇床上基本不喷水,使覆土层处于偏干状态,注意菇房卫生,定期向地面撒石灰粉,预防病虫害发生。 三、大球盖菇 1. 播种 播种前做好培养料准备与菌种制作,整地作畦,畦面宽1-1.2m,畦高375px左右,畦间距1000px左右。基料铺满畦面后播种,一层料一层种,铺两至三层,畦面覆土后呈龟背形。一般9月中旬到10月初播种,低海拔地区可推迟到12月中旬。 2. 田间管理 播种后注意控制菌床湿度,菌丝爬土后开始出现原基时,喷水增加床面湿度,菌床表面用稻草覆盖,保温保湿、遮光,提高出菇品质。 3. 适时采收 子实体7-8分熟,菌盖开伞前及时采收、预冷,冷链运输。 4. 病虫害防治 避免连作。注意蛞蝓、蚂蚁、螨虫、干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四、羊肚菌 1. 菌种制作与播种 10月开始制作栽培种,当栽培种菌丝呈黄或棕,菌种袋或瓶上部出现菌核时,可用于生产。11月初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开始播种。将培养好的栽培种厢面撒播或穴播,先覆土50px左右,再覆盖稻草或黑色地膜保温保湿、遮光,覆盖黑色地膜要注意通风。 2. 田间管理 播种后注意控制菌床湿度,覆土层开始形成白色“菌霜”1-2周后,开始摆放灭好菌的外源营养袋,菌丝长满外源营养袋,约40天左右营养逐渐转移至土壤中的菌丝体或菌核中后撤走,期间保持土壤含水量及空气湿度,以免菌丝干枯失水,然后转入低温保育阶段。 3. 适时采收 从出菇到采收约7天,菌盖表面的脊和凹坑明显时晴天采收。采收时去掉泥脚,及时晒干或烘干,密封保存。 4. 病虫害防治 栽培和出菇期间气温较低,病虫害发生率较少,主要防止生理性病害。 五、平菇 1. 菌棒制作 平菇可周年栽培,秋季栽培选择中低温型品种。 一般9月制作出菌棒,10月开始出菇,低海拔地区可推迟到10月中旬制作出菌棒。 2. 栽培管理 出菇棒接种后,在23℃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发菌管理,菌丝长满菌袋后去掉袋口纸,浇水出菇。菇蕾形成后,注意保持空气湿度,加大温差刺激,加强通风,适当散射光照射,保证品质与产量。 3. 适时采收 菌盖边缘平展,与菌柄连接处下凹,颜色由深变浅时采收为宜。采后预冷,冷链运输。 4.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菇蚊、螨虫、腐烂病等病虫害。采收后将料面死菇和残留的菇根捡净,停止喷水,加强通风,进行下一茬菇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