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首届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顺利召开
3月22—23日,以“泉城菌菇·健康共享·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济南市首届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鸿腾国际大酒店举行。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各地农科院等众多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自福建、上海、贵州、北京等9个省(直辖市)的109家单位210余人参加。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全国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小菌菇撑起大产业”成为各方共识。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菜篮子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张建军表示,作为济南市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八大产业之一的济南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在市农业局大力引导下,目前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及食用菌产销市场等多元化发展格局。通过加大资金、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引进、投入,济南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标准化水平日臻完善。
济南市历城区绿然家庭农场的羊肚菌在未完全收获的情况下,亩产已然高达2000余斤。其农场负责人高彦乔接受采访时表示“种植羊肚菌要避免‘重茬栽种’,简单来说就是尽量避免在同一大棚里连续两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因为第二年的生长一般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减产。我们在历城种植羊肚菌三年了,基本上每年都会换一次基地,保证近几年该基地是第一次种植羊肚菌。政策支持、领导重视、基础设施完备是我们选择在济南市历城区种植羊肚菌的重要原因”。
来自贵州、江苏等地的参会者谈到,山东是食用菌生产大省,作为种植户,对此早有耳闻。南方的食用菌产业虽然发展得早,技术经验相对成熟,但是基础设施相对不如山东更加完善,这可能是他们高产的原因。下一步,他们也打算在山东试种几个基地,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增收。
济南市历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曲文亮表示,历城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种植草莓,目前全区草莓种植面积2.8万亩,也就是说我们拥有2.8万亩的大棚。同一大棚内长年种植草莓,不可避免会导致土壤板结、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等现象。众所周知,历城草莓誉满泉城,是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产业。长期种植草莓这一种单一作物,会让土壤累积草莓致病病菌越来越多,增加感染病害的几率,如何助力草莓产业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历史性转变?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草莓+食用菌”轮作栽培模式,成为突破历城草莓产业发展瓶颈的一个最优选。采取“轮作”模式,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即:一个草莓园区,每年度、有计划地拿出几个莓棚,进行远缘作物换季轮作,一年后再种植草莓。草莓与食用菌轮作既能解决它们各自的重茬障碍,又能培肥地力,促进草莓与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济南市历城区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探索草莓与食用菌两个产业高效轮作与高质量发展模式。据初步统计,新发展以羊肚菌为主导品种的食用菌生产面积逾400亩,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继草莓产业之后的全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又一新引擎。
据悉,本次大会由济南市农业产业协会、中国菌物学会羊肚菌产业分会主办,济南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山东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济南市历城区农业农村局承办,山东省果品协会历城区食用菌协会、章丘区食用菌产业协会、山东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易菇网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