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文化

阴雨天食用菌生产要注意什么

阴雨天食用菌生产要注意什么?不清楚的朋友快一起往下看吧! 1. 防畸形菇。菇棚内新鲜空气比例不达标,子实体出现畸形,如平菇的“长腿菇”、不开片,香菇的“长柄菇”“黑面菇”等。基本原因就是阴雨天气中气温偏高、通风不良导致换气严重不足,二氧化碳等废气积聚。 2. 防细菌性病害。菌盖表面有褐色斑点,越来越多的菇蕾无法分化,多呈萎蔫状,手感表面发黏。主要是生料或发酵料本身有大量的病原菌,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加之通风很差的大环境,病原菌自然会繁殖发展,形成危害。 应对措施 1. 温度调控。根据外界气温及管理阶段的不同,菇农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降温或升温。10月份温度适合发菌,可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通风措施上来。进入11月后,气温将大幅度下降,应及时进行升温,目的是让温度适合子实体生长,而不适于病原菌的发生。 2. 加强通风。安装双向排气扇,或使用大型风机,目的是促进菇棚内的空气流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浓度。 3. 降低湿度。放置吸湿物质如生石灰、生熟石灰粉、木炭等,但是使用石灰类物质时,应同时加强发菌或出菇场所的通风。此外,有条件的最好安装排湿设备,调控自如,并能保证效果。 4. 防治病害。对真菌性病害,首先喷施200倍二氯杀菌剂溶液予以杀灭,相隔2天左右再喷施300倍咪鲜胺锰盐溶液予以预防病害再度发生;对细菌性病害,喷施300倍二氯杀菌剂溶液予以杀灭,相隔2天左右再喷施400倍咪鲜胺锰盐溶液予以预防;菇棚内每隔5天~7天喷洒一遍300倍二氯杀菌剂和400倍咪鲜胺锰盐溶液,防病效果理想。另外,这两种药物应交替喷洒,绝对不可同时或者混合使用。 防治害虫 发生虫害后,及时喷施1000倍氯氰菊酯溶液即可一次性全部杀灭,对其幼虫,则可用塑膜将菌袋覆盖后,按每吨干料10片磷化铝的用量用药,予以一次性灭杀;对成堆成团的红色线虫类害虫,可配兑8%左右的食盐溶液,对准害虫喷洒。应注意两点:要选用普通食盐,一些低钠盐达不到理想的杀虫效果;尽量使用温水,以便于更快渗入害虫的体内。 延伸阅读:次生危害的应对措施 次生危害是指该阶段持续的阴雨天气造成第一次危害之后,雨过天晴,突然改变环境,随之发生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新问题,这就是次生危害。其结果是:幼菇无法正常生长、生出大量畸形菇、部分幼菇不适应新的环境而致死亡、菌袋出菇面因很快失水而无法正常现蕾等。对此,菇农应加强环境调控,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灵活调整菇棚内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确保食用菌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备足三维精素(喷施型),对可以喷水的幼菇,根据棚温,间隔2天~5天喷施一遍,以增强子实体对异常环境的抵抗力,并可因此而获得理想的增产、提质效果,还能增加菇品的厚度和口感。此外,应做好菇棚的修复和加固工作,确保食用菌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