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功效

种植技术传乡亲 带领大家共致富

    “一个人富了不算什么,要大家一起富我才高兴。”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复兴乡五皇村某菌业厂内,刘光祥为排队卖蘑菇的乡亲们称好重量后,一边把现金递到乡亲们手中,一边乐滋滋地说。
今年43岁的刘光祥是复兴乡当地人,有一手种植蘑菇的好技术。他15岁开始学习蘑菇种植,现已是一菌业厂的股东之一,从事蘑菇的制种——收购——初加工——销售。他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带领当地村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男儿当自强 15岁学习蘑菇种植
按说现已是老板的刘光祥仅“收购——销售”蘑菇一项就有不错的收入,完全没必要再亲自种蘑菇了。但因为热爱,他目前仍和普通村民一样,把种蘑菇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回望过去走过的路,刘光祥眼里带着沧桑却充满了希望。
上世纪80年代,十四五岁的刘光祥身体不怎么好,看到同龄人都去学木匠、漆匠等手艺,他也不甘示弱,决心要学一门技术。这时,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称彭山将办一个学习蘑菇种植的培训班。他眼前一亮,立马动身前去学习。半个月后,他从培训班回到家里,第二天一早就迫不及待地将带回来的蘑菇种子用于实验,并取得了成功,这坚定了他种植蘑菇的信心和决心。
几年后,刘光祥种植蘑菇的收入比当年去学木匠、漆匠的同龄人还高,他高兴极了。可到1991年,种蘑菇的人越来越多,到了供大于求的地步,他也因蘑菇卖不出去而犯愁。
云南忙创业 收获第一桶金
得知云南的蘑菇价格好、销量大,1992年,刘光祥便和妻子一起赴云南种起了蘑菇。初来乍到的他们,租场地、请工人、联系销路,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可不管多苦多累,他们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资。有一次,他们刚给工人发完工资就双双病倒在床,除去医药费外,家里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夫妻俩就咬紧牙关,硬忍着饥饿挺了过来。
风雨之后终会有彩虹。不久后,刘光祥的4000包蘑菇全部喜获丰收,这为他第二年扩大规模积蓄了能量。因其踏实、诚信的做事风格,云南很多商家都愿意和他做生意。加之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种出的蘑菇质量越来越好。1999年,他的种植规模扩大到8万包,年纯收入高达5万元。正当蘑菇种植搞得风生水起时,他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回东坡老家,带领村里人一起种植。
技术传乡亲 和大家一起致富
“以前在家种蘑菇时,没人来收购,蘑菇一成熟就愁销路。而现在,我有了一定的经验和销售渠道,回乡动员乡亲们一起种植,我来收购和销售,岂不可以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刘光祥告诉记者,回到家乡后,他用在云南挣的第一桶金为家里盖了新房,村里人见了,纷纷到他家取经。
与父老乡亲分享完自己在云南的经历,刘光祥表示愿意教乡亲们种植技术,并鼓励他们一起种植。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他几经考察后决定在家乡种双孢菇 。在他的带领下,乡亲们纷纷动手开干。一时间,村上三、四十户人家都种上了双孢菇。忙完自家农活,他就会到村民的大棚里,讲技术、传经验。见村民们种双孢菇致了富,村的村民也纷纷效仿。
“我种了5亩,预计纯收入有2万元。”正在卖蘑菇的村民刘光明乐呵呵地说,刘光祥不仅教给大家技术,而且拿现钱收购蘑菇,“这是我们最放心的。”
目前,在刘光祥的带领下,复兴乡群英村、五皇村及周边乡村共种植了200多亩双孢菇 ,仅这一项的纯收入就达80多万元。“我不敢说他们种蘑菇增收了多少,但看到他们脸上都笑嘻嘻的,我就高兴!”刘光祥说着,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