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宣传走进家庭 珍爱生命远离毒蘑菇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春夏季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毒蘑菇中毒事件多发的季节。 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再次给人们的舌尖敲响了警钟!
野生蘑菇以其美味的味蕾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采摘,但尝试新的也是有风险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为此,我们提醒家长朋友不要食用野生蘑菇。
不宜采集或食用野生蘑菇的三大原因
1.没有可靠的方法来识别有毒蘑菇
由于一些毒蘑菇与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尚未找到快速可靠的鉴别毒蘑菇的方法,因此,人们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采用传统、简单、具体的经验和方法,在不同的地方鉴别毒菌和食用菌,是误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认为多次吃“同一种”蘑菇就不会中毒。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由于很多食用菌和毒菌非常相似,有时甚至连专家都需要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识别。
二、毒蘑菇死亡率极高
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是食物中毒的第二大原因,中毒后死亡率最高!
3、中毒后无特效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针对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的特效治疗方法。 若不慎误食,应通过呕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式尽快排除毒素,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听完这些理由,大家一定都知道毒蘑菇的可怕杀伤力了,那么如何预防呢? 其实很简单。 不采、不吃野生蘑菇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食用人工种植的蘑菇也必须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的野生毒蘑菇混合。
误食毒蘑菇后的自我急救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赴现场;
2、要立即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下大量温盐水,一次5-10ml,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住)刺激咽部,促进呕吐并减少毒素的吸收;
3.孕妇慎用催吐;
4.若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催吐,否则可能引起窒息;
5、盖上毯子保暖;
6、凡是食用了同样的蘑菇,无论是否生病,都必须立即去医院检查;
7、吃完剩下的蘑菇应保留检查,以查明中毒原因。
野生毒素的类型
1.胃肠炎型: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
精疲力尽。
2、肝肾损害型:该型中毒最为严重,毒素毒性较大,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肽和毒素肽。 此类疾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3.神经精神型:主要是神经精神症状。 患者可能会狂笑、跳舞、出现幻觉。 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等症状,还可能伴有胃肠炎症状。
4、溶血型:误食会引起胃肠炎症状,继而出现黄疸、血尿、急性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脏损害。
5、日光性皮炎型:误食这些毒蘑菇会增加人体细胞对阳光的敏感性。 所有接触阳光的部位都会出现皮炎,如红肿、烧灼感、针刺样疼痛等。
鉴别毒蘑菇的误区
误区一:只有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目前普遍认为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而普通颜色的蘑菇无毒。 事实上,蘑菇有毒与否,不能仅凭颜色、形状就能轻易辨别,更不能“以形论蘑菇”。 比如致命的白色毒伞,看上去十分飘逸,但却含有剧毒物质,并且有淡淡的香味,与无毒蘑菇是一样的。
误区二:松树下的蘑菇没有毒。
有人说,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的蘑菇有毒,而生长在干净的地方,比如松树下的蘑菇就没有毒。 但有些有毒品种如白毒伞生长在干净整洁的松林中,不能简单判断。 (插入图片7)
误区三:毒蘑菇常有鳞片和粘液。
有些人认为分泌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不过,也有一些毒蘑菇拥有高级的“伪装技巧”。 例如,黑蘑菇的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和粘液,茎上也没有真菌或环。 一旦摄入,会引起溶血症状,严重时会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误区四:蘑菇如果有虫子就没有毒。
很多人坚信,长有蛆虫的蘑菇是无毒的,因为昆虫吃了毒蘑菇后不会死。 事实上,许多剧毒蘑菇在成熟时也会产生蛆虫。 有些蘑菇对蚊子和果蝇无害,但对人类可能致命。 例如,豹斑鹅膏菌经常被蛞蝓吃掉,但如果食用它可能会对人类有毒。
误区五:毒蘑菇遇银器会变色。
有一种民间传说,将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一起烹饪会导致银器变色; 有毒蘑菇经过高温烹煮或与大蒜一起可以解毒。 事实上,这种鉴别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大蒜不能解毒,银器与毒蘑菇一起煮也不会变色。
食用野生菌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不要购买或采摘不熟悉的菌类。
2、野生蘑菇应炒熟后食用。 一次最好只吃一种野生蘑菇,以减少中毒的可能性。
3、吃蘑菇时不要饮酒。 虽然有些野生细菌无毒,但其所含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素,引起中毒。
在此,我们要提醒家长们,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千万不要采摘、购买、食用。 珍惜生命,远离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