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做法

河南日报解菌源之困 掌菇种之权

《河南日报》8月14日:第04版,重要新闻

解决菌源,发挥菌种力量

□本报记者 谭勇 李若帆

立秋后,健康饮食和各类蘑菇必不可少。 然而,普通蘑菇的背后,却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大故事。

欧洲和美国对双孢蘑菇菌株进行垄断,而日本和韩国则对金针菇、香菇、蟹香菇等木腐菌菌株进行垄断。 他们只对外出售培育的菌种,品种选择和菌种生产过程都是商业机密。

我省是食用菌产业大省。 2003年以来,行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但菌种长期受制于人。 “从根本上解决育种技术滞后和人为控制菌种问题,让河南食用菌产业能够用上自己的品种。” 这是省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玉亭和他的团队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种质资源采集困难

2008年以后,省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开始承担国家和省级食用菌研发项目,却发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种质资源。

“我们就像儿歌《采蘑菇的小女孩》一样,走到哪里都采蘑菇。甚至到外省看到好品种,我们采完蘑菇回来就分开、编号、试用。”保存。” 8月13日,回忆起那些年的“采蘑菇”,省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孔伟丽感慨万千,“说实话,这样做才叫‘ “现在是‘偷’,但当时还没有这种东西。品种保护意识。正是在那个时候,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资源。”

2012年省农科院食用菌种质资源库成立之前,最初收集的种质资源主要来自栽培种。 后来,从栽培品种到野生非栽培品种,从菌丝到孢子,从单核菌丝到双核菌丝,从省级区域试验到国家区域试验品种,从引种到交换,从菌种单独栽培到与菌种组合培育——食用菌的发酵菌乃至病原菌,省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开始“疯狂”全面收集保存种质资源。

他们在伏牛山留下了足迹,在大别山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太行山留下了他们的汗水,采集了近千种野生资源。 如今,资源库藏书量已近万册。

保存技术非比寻常

食用菌是大型真菌,它们的保存方式令人好奇。

“温度越低,保存时间就越长。” 孔伟丽有些神秘地说道:“我们有一件可以长期保存的‘秘密武器’。”

记者在种质资源库现场看到,用于短期保存的要么是冰箱,要么是冷库。 温度在0℃至5℃之间,保存时间为3至6个月。 主要保存菌丝体。

一些“独特”的试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一个中期保存的容器,以木屑为介质,接种母种菌丝体,菌丝体饱满后用石蜡密封,低温或常温保存即可保存2至3年”。 收藏家崔晓告诉记者。

那么,长期保存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呢? 原来是液氮(-196℃)超低温保存方法,其核心是“慢冻快解冻”。 省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康元春介绍,这种保存方法采用1.5毫升冷冻管,每管放入5片菌丝体,加入1毫升冷冻保护剂,放入程序化的冷冻管中。冷却装置,并将温度降至-40°C。 到时候放入液氮罐中保存。 使用时取出试管放入30℃水中快速解冻。

“我们一般每个品种保存5管,很多菌株采用这种方法已经保存了4年以上。”孔伟利说。

品种选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充分利用如此多的资源?

2010年,我省建立了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为种质资源采集、保存、驯化和创新利用提供了稳定支撑。 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婷对此感到欣慰。

“以平菇为例,首先,我们通过培育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评价,确定了40多个平菇品种的身份特征,包括菌盖颜色、菌柄长度、厚度、柔软度等, “相当于每个品种的特点,拿到‘身份证’,为品种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张玉婷说。

发酵培养料固体混合接种和菌袋限温培养技术的发明,使从种植到收获的周期最快35天完成。 在省农科院200平方米的蘑菇房里,可以一次性完成100多个品种的表型鉴定,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

蘑菇成熟时可以产生数亿个种子,称为“孢子”。 研究人员首先在显微镜下对孢子进行检查和比较,挑选出少量优秀的单孢子,与野生蘑菇“种子”配对,然后从数百个杂交后代中选出“生长”较好的品系,然后将它们传给后代。经过多次筛选,只剩下一株优势菌株。

“这不是一个品种,经过一次生产对比试验,加上两个周期的测试,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后,就可以命名为新品种了。” 孔伟利说道。

立足自身先进技术,三年来,省农科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利用种质资源库保存的资源,创造了河南多个第一:第一个野生驯化平菇品种、第一个香菇品种,也是第一个野生驯化蘑菇品种。 猴头菇品种,第一个真菌品种……

“我省食用菌品种选育起步较晚。” 张玉婷坦言,“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还在探索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