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防止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小窍门
近日,鄱阳县8人因食用野生菌食物中毒入院治疗。 红谷滩新区食品安全办公室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喜欢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菌的群众,要做好自我防护。 他们必须掌握某些真菌。 食用野生菌中毒及救治的知识和知识。 为有效防止误食有毒野生菌引起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提供以下信息供您参考:
一、野生菌中毒症状
夏秋两季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时期。 食用野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为轻度胃肠炎型中毒,临床表现为严重恶心、呕吐、腹痛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有临床表现。 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和呕吐,随后出现烦躁、谵妄和幻视。 如果中毒严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损害,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肝坏死以及溶血中毒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2.中毒的临床类型
胃肠炎型:潜伏期10分钟至5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 轻度中毒经对症治疗可逐渐好转,死亡率较低; 严重时可出现剧烈呕吐、腹泻、剧烈腹痛、全身中毒。 症状严重,伴有休克、昏迷,死亡率高。
溶血型:潜伏期较长,一般为6小时至12小时。 患者常先出现恶心等症状,继而出现溶血性黄疸、肝脏肿大等,少数患者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很快即可痊愈。 尽快控制病情。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为半小时至六小时。 除胃肠道症状外,还有出汗、流涎、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呼吸窘迫、昏迷等,通常伴有明显的偏执神经兴奋、幻觉、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或出现嗜睡、意识模糊、妄想等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相似的症状。 这类重症的死亡率很高。
肝损害型:潜伏期较长,可达15小时至30小时,以中毒性急性肝损害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头一两天会有轻微的肠胃炎,接下来就是一个假期恢复期,这期间除了轻微的乏力之外,看上去病已经好了,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肝损伤。 在大多数情况下,肝脏、大脑、心脏、肾脏和其他内脏器官都会受到损害。 其中,肝脏损害最为严重,迅速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 也有少数病例因中毒性心脏病或中毒性脑病而导致肝损伤尚不严重。 突发性的情况是最危险的,死亡率非常高。 那些经过紧急治疗而幸存下来的人需要生存。 在逐渐恢复之前,有 2 至 3 周的关键期。
3、如何识别有毒野生真菌
在我国,伞菌约有180种,其中至少有30种可致人死亡。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体上可能有凹凸、红点、皱纹、裂痕等。 去除有毒真菌后,通常会流出果肉,气味刺鼻。 此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
1、看增长区。 食用无毒真菌多生长在洁净的草地或榆树、橡树上,而有毒真菌则常生长在阴暗、潮湿、肮脏的地方。
2、看颜色。 有毒真菌的表面颜色鲜艳,有红色、绿色、乌黑、紫色等颜色,尤其是紫色的,往往毒性很大。 有毒真菌在收获后通常会很快变色。
3、看形状。 无毒菌的菌盖比较平坦,伞面光滑,菌体表面没有轮子,下部无菌。 毒真菌菌盖的中心通常是凸出的,形状奇特。 木耳的表面又厚又硬。 茎上通常有螺纹。 茎细长或粗而易折断。
4、看分泌物。 撕下采摘的新鲜野生蘑菇的茎。 无毒细菌的分泌物会像水一样清澈(有时是白色),撕下蘑菇表面也不会变色。 有毒细菌的分泌物会很粘稠,通常呈红棕色,撕开后很容易消散在空气中。 变色。
5.闻。 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 有毒真菌具有奇怪的气味,如辣味、酸味、鱼腥味等。
6、变色测试:在蘑菇盖上擦葱花。 如果大葱变成绿褐色,就说明它有毒。 否则,它是无毒的。 煮熟后接触银器时,伞菌通常会变成黑色或棕色。
7、牛奶试验:将少量鲜牛奶撒在菌体表面。 如果牛奶在表面结块,则可能有毒。
四、野生菌食用及加工方法
1、不要吃混合野生蘑菇。 最好一次吃一种野生蘑菇。
2、采集的野生菌不要全部一起炒,因为不同种类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无毒的菌类也会变成有害的。
3、去市场买蘑菇时,最好买以前吃过的、不会造成危险的蘑菇。 买回来后,要彻底油炸后再吃。
4、吃蘑菇时不要喝酒。 虽然有些野生蘑菇无毒,但其所含的部分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素,引起中毒。 因此,吃野生蘑菇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