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做法

中国新闻网云南发现两个白松露新种松露松露和曲靖松露

图为松露松露。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图为松露松露。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近日在云南发现了两个白松露新种:块菌松露和曲靖松露。 两者都具有一定的食用和经济价值。

松露属于盘菌目松露科,是一种著名的野生食用菌。 其中以意大利的白松露和法国的黑松露最为名贵,被誉为“厨房里的钻石”、“地下的黄金”。 由于它生长在地下,依靠猪、鼠、兔等哺乳动物传播,所以西南地区人们常称其为“猪菌”,商业上常称其为“松露”。

我国松露资源丰富,占世界种类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分布于西南山区。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发现松露70余种,其中云南已报道的松露有40余种,均为我国特有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于富强科研团队基于大量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形态解剖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继先前发表了 11 个松露新品种。 品种:曲靖松露Tuber qujingense,均属于Puberulum组,即狭义的“白松露”,都具有一定的食用和经济价值。

这一新物种的发现,再次证明云南作为世界物种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研究松露物种形成和多样性分化的重点地区。 本研究也为松露属多样性评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据科研人员介绍,已发表的松露新种大多具有明显的碎片化、零星分布、生境特殊、寄主植物特异性强的特点,主要依靠小型啮齿类动物进行传播; 市场上这些珍稀品种往往混入散装块菌中出售,且大多未成熟,严重威胁其生存和繁殖。 近20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商业收购和不科学的开采,松露栖息地遭到极大破坏,当地松露产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大多数物种都处于脆弱或濒临灭绝的境地,有些物种甚至处于脆弱状态。 它们可能在被发现之前就被摧毁和灭绝。

科研人员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将更多具有经济价值的松露列为保护物种,并开展抢救资源调查评价和种质采集保存研究,确保这一西南地区特有的生物和民生资源得到永久保存中国。 继续使用。

相关成果发表在分类领域国际期刊Phytotaxa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