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做法

民族文化元素介入的民宿可持续发展研究

菌类文化_菌菇文化有哪些_菌物文化

来源:经理人传媒《商业新闻》杂志。 文章:张庆,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十四五”以来,民宿发展迎来新机遇,民宿行业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民族文化元素的介入对民宿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 因此,从民族文化介入的角度审视和促进特色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云南26Life民族民宿为例。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民宿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云南民族文化元素在民宿设计中的运用,探讨少数民族风情的互动参与体验。 本文还尝试探讨采取“民宿+”战略、聘请专业运营团队、制定统一管理和服务标准等具体措施,为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 他们可以为顾客提供与平常不同的生活方式。 顾客可以在民宿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感受到具有民族特色的热情接待和热忱服务,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裨益。 双倍的满足。 近十年来,民宿在中国大陆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民宿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数量和种类较多,但在服务质量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散客时代的到来,民宿成为游客的主要选择之一。 民宿与当地旅游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民宿是旅游和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本土文化给民宿带来生机和活力。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将当地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与民宿有机结合,凸显其文化性、创新性,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解决民宿行业存在问题、实现民宿目标的关键。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方法。

一、近十年国内民宿研究概况

近年来,民宿行业发展迅速。 “十四五”以来,国内民宿政策日益明确,市场规范化进程加快,民宿发展迎来新机遇。 2014年以来,酒店业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迅速增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本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

(一)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 自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来,该部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全方位融合,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为民宿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葛震提出赋能“文化旅游+多元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陈文宇提出,文化与旅游融合,为旅游发展注入文化,是民宿多元化、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少数民族地区民宿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强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民宿在依托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是当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旅游文化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术界学者大多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民宿的发展,寻找其良性发展的出路。 林晓晓重点研究了少数民族村寨民宿产业,提出要融入更多当地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快速发展。

(三)民宿可持续发展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宿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威胁着民宿的可持续发展。 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李忠斌针对武陵山区利川市特色乡村建设,提出了“民宿+”的发展思路。

民宿旅游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围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在民宿建筑、装修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有效拉动了整体经济发展,改变了酒店住宿行业。 产业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由此衍生的民族文化探索不足、互动体验较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引起了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 因此,从民族文化干预的角度审视和促进特色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2. 26Life家庭民宿案例

在云南乃至全国,26生命民族痕迹民宿是首家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差异化的风俗习惯和特色,打造不同风格的“一站式体验式”民族主题民宿。 作为民族文化元素介入民宿发展研究的代表,目前在云南拥有7家分店,面临着如何打造宣传品牌文化、提升服务质量等难题。

(一)26Life家庭民宿项目介绍

26生活民族痕迹云南民族创意民宿注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将26个民族文化嵌入到26个主题房间中,处处体现地域特色。 当笔者问及民宿主人的初衷时,他说:“我想让世界各地的客人通过入住这里了解云南的独特魅力。”

(二)云南民族元素在民宿设计中的运用

民宿里的每个房间都代表一个民族,房间里的装饰和色彩都与它所代表的民族息息相关。 民宿融合了丽江纳西族、大理白族、西双版纳傣族等民族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民宿的装修设计中,满足顾客的好奇心。

1、装饰元素:民宿的室内装饰元素是凸显房间风格的重要方式之一。 民宿采用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来装饰房间:一是直接选用各民族的家具装饰品,这些家具装饰品都是民宿老板直接从民族聚集区采购的; 其次,提取民族文化元素并以实物形式形象化。 改变。 例如:大理白族的房间,白墙青瓦,古朴典雅,具有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特点。 床上用品、窗帘、地毯等均采用扎染布制作,色泽自然、耐用、消炎、凉爽; 丽江 纳西族房间的床头放着一张包图,常用来命名、选择地点,并预测吉祥。 纳西族语言东巴文跳跃在房间的墙壁和楼梯上,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魅力; 受傣族竹屋文化的影响,傣族房间的天花板和墙壁都用竹子装饰,家具都采用竹子。佤族的房间自然也有牛头装饰。 牛是佤族人心中的神,有喜庆、祝福、吉祥的寓意。

2、色彩搭配:民宿丰富的色彩对顾客的视觉感官产生强烈的冲击,向顾客传达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民宿的外观来看,主要以大量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装饰,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云南的大山里。 民宿内部装修以红木地板、吧台、衣柜为主,非常复古。 此外,各民族的房间都有自己的代表色彩,这些色彩与各民族的传统技艺、日常工作、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白族房间的色调以蓝色为主,这是白族手工艺品传统扎染的颜色。 傣族房间以浓郁的绿色为主,灵感来自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民世代辛苦劳动的杰作。 哈尼族房间的颜色以金黄为主,即成熟稻米的颜色。

菌类文化_菌菇文化有哪些_菌物文化

图1 民宿内的白族房间

菌菇文化有哪些_菌物文化_菌类文化

图2 民宿纳西房间

菌物文化_菌类文化_菌菇文化有哪些

图3 民宿内的傣房

(三)少数民族风情互动参与体验

1、族长家宴

每月26日,宾馆会邀请客人参加“族长家宴”,让客人品尝特色美食,了解当地饮食文化。

笔者询问店长,族长家宴一般都会上什么菜。 店长回答:“我们一般都是提供傣式手抓饭,里面有一些蔬菜、肉类、昆虫等,味道都很浓,酸酸辣辣,很云南。” 特色。”笔者非常向往族长家宴,可惜店长告诉笔者,“最近因为疫情没有族长家宴了……以前我们26号有家宴。”每个月都会把朋友聚在一起。 ,增进大家的感情,免费体验热带风情。”

之所以安排在每月26日举行族长家宴,是因为这里有云南26个民族在此定居,而民宿就是按云南26个民族的传统风格建造的。

2.民族服饰体验

少数民族的日常服饰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图腾崇拜密切相关,是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彝族服装普遍宽松,并扎有双腿,以方便在山路上行走,并防止蚊虫叮咬。 这是为了适应高山生活环境的需要。 彝族先民在衣服上绣有“虎”图腾,以辟神避鬼,象征吉祥如意。

在民宿里,顾客可以体验民族服饰,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 穿着民族服装嬉戏拍照的顾客是民宿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当笔者询问民俗员工A店内是否有2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时,A回答说:“我们每个店都会准备3-5套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目前店里为顾客提供彝族、苗族、白族的服饰。”

三、存在问题分析

(一)民族文化涉入程度较浅

26生活民族痕迹民宿让客人通过“入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 但据调查,员工对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不完全了解,不能及时有效地解答顾客的各种问题。 每月26日举办的“族长家宴”,让顾客在“吃”的同时感受民族美食的魅力。 但只专注于傣族美食,美食互动体验过于简单。 通过为顾客提供旅游建议,让顾客在“旅行”的同时感受七彩云南的魅力。 然而,员工的专业水平各不相同。 他们只是根据客户的经验向客户简单介绍旅游信息,距离专业、盈利的旅游咨询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差距很大。

(二)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

民宿品牌知名度较低,影响范围有限。 如何让更多的人发现民宿的存在,并长期吸引游客,是一个大问题。 通过询问店内游客,笔者发现入住这里的顾客大多是通过美团、携程等APP预订房间时发现的这家民宿,回头客很少。 以抖音为例,民宿目前拥有三个账号,分别是26Life酒店、26Life酒店(大理古城店)、26Life酒店(昆明中心店)。 客流量数据最好的是26Life Hotel。 目前有1028名粉丝,13个视频获得1730个点赞。 流量变现是相当困难的。 笔者发现,其促销广告在民宿大堂播放,但仅在民宿内部播放,并未在其他平台投放。

(三)业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民宿管理和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美团为例,7家连锁店共收到用户评论5110条,其中差评118条,占比2.31%,主要反映隔音差、卫生差、服务人员不了解国情等问题。文化。 。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民宿员工普遍对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了解不深,员工素质也参差不齐。

四、结论与建议

民宿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推动地域、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入,找到个性化的发展路径。 注重民宿的推广和品牌文化的建设,必要时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 同时,我们遵循行业标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注重处理和解决卫生、隔音、隐私和安全等问题。 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开展员工培训。 随着散客旅游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对顾客衣、食、住、行、游、购、娱的影响,迎合消费者心理,满足消费者需求。

(一)利用“民宿+”增强民族地域文化的融入

民宿应考虑利用“民宿+”多渠道拓展客户服务和盈利方式,完善民宿上下游产业链,促进民宿可持续发展。

1、寄宿家庭+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体验。 民宿可以为顾客提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体验服务,如鲜花饼制作、大理州城扎染、银饰制作等,少数民族技艺体验有趣又生动。 在满足顾客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需求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提高了顾客对民宿的消费粘性。

2.寄宿家庭+特殊旅行安排。 民宿可以组建专业的团队,为顾客提供旅行规划服务,制定不同的计划,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旅行需求。 在规划路线时,可以考虑与大理、西双版纳等地的分店联动,延长用户在民宿的停留时间,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本地服务,增强顾客对民宿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3.寄宿+特色宴会。 除了每月26日的族长家宴外,民宿还可以考虑在不同季节为客人提供不同的宴席,比如花宴、虫宴、菌宴等。春夏季节,民宿可以为游客提供新颖、清新的花宴。 每年6月至9月,是云南人吃蘑菇的季节。 网络视频《红伞白杆》火遍全网。 野生蘑菇引起了广泛关注。 民宿可以依托网络热潮,为顾客提供美味的野生菌宴席。 。

(2)聘请专业的运营团队

民宿可以利用专业运营团队在民宿品牌建设、营销宣传、声誉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开展民宿宣传和品牌建设工作。 利用互联网提高民宿的知名度,为民宿吸引流量。 重点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小红书等传播平台进行宣传,增加民宿平台的曝光度,多方面拓展流量来源。 民宿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和流量后,可以考虑通过直播销售优质的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制定统一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标准

民宿应当制定统一的运营管理标准,完善民宿基础设施,安排人员定期检查、维护。 关注客户的反馈,致力于解决客户反映的问题,从而提高民宿的口碑,进而维护老客户,拓展新客户。 聘请少数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解答客户的各种疑问。 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端正他们的服务态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民宿的服务水平。

结论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以云南26Life民族痕迹民宿为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民族文化元素的介入,使民宿走向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文化干预与宣传的研究尚不深入。 未来对民宿产业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可以为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途径,也可以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