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做法

从农业储存到联想误传看看古人通过实践积累的自然观和认知方法

前言

农业自古以来就占经济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提倡“多知草木鸟兽虫鱼之名”。 有关动植物的文献史料,可在《物论》、《物解》中找到。 它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农、林、牧、辅助工作的各个方面。

季节与物候的密切关系不仅体现在动物的生理和活动上,也体现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上,这进一步体现了“天”在古人三才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书中许多有价值的条目对于进一步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非常有帮助。

菌类研究_菌类文献_食用菌文献综述

1. 植物记录

《粗话》记载的植物有常见的花草树木,如牡丹、葫芦、榆树,也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地域植物,如香橼、乔木、车前草、竹子等; 在不同条目中对同一植物使用的名称并不完全相同。

中国古代人非常重视对植物的观察和研究。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就有了男女的认识。 《粗话》种植类第25条中,也有区分雌雄株的记载:

“竹子有雌雄之分,雌竹有很多芽,根第一个节上有双分枝的就是雌竹。” 基于当时人们对植物性别的认识,很自然地想到了有利于雄性和雌性植物授粉的条件:“银杏树是雌雄同植的”。 ,那么它就会很强。”

《粗话》里有十篇关于嫁接的文章,都是人为改变植物性状的方法。 当时,古人不仅实践和观察了大量植物之间的嫁接,还描述了嫁接后性状的变化,其中就包括梨。 古人在远距离嫁接方面也取得了成功,例如将海棠嫁接到木瓜上。

“当梨树与它的茎相连时,它就成为西方。” “李子与桃子相连,就脆了。” “柿子与桃子相连,就是金桃”。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有这种认识。 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有互感,这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俗话说:“能相互移动的东西就是物体”。 古人认为同类事物可以相互反应,植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诱导并不限于同一方向生长的植物。 同一时期不同植物生长状况的相互影响还包括对未来其他植物生长情况的预测。

菌类文献_菌类研究_食用菌文献综述

2、食品保存方法

关于水果的保存、肉类的保存、谷物的保存、米汤的保存等,古人不仅关注其短期的保存方法,而且对食品的长期保存方法及其保存环境也做了详细的记录。

1. 食物和饮料的保存

对于食品的保鲜,关键在于抗菌措施是否到位。 虽然古代并没有“细菌”的概念,但是当看书中古人的食物储存技术时,人们不得不惊叹他们方法的全面性。

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因此低温有利于食品的短期保存。 《粗话:饮食》中说,“夏天,用生苋菜放在米饭上,放在阴凉处,以免睡后变质”。 有些细菌的耐盐性较低。 一定浓度的盐水可使细菌脱水并抑制其繁殖。

自然界中需氧菌的数量远多于厌氧菌。 隔绝空气或降低氧气浓度,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粗话·食品》中记载了三项,在肉制品中添加香油或猪油,不仅抑制了好氧菌的繁殖,而且赋予了食品独特的风味:“夏月鱼肉,里面的香油不臭” ”。 把香油烧开,放入酱汁中,用来给螃蟹调味,这样可以久放而不沙粒。”

2、水果、蔬菜的保鲜

古人受限于当时的交通、经济、仓储技术、农业水平等条件。 如果不采用特殊的储藏技术,就不可能实现果蔬的常年供应。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古人对食物的保存方式有别于现代水果蔬菜的保存方式。

与食品饮料的保鲜类似,水果蔬菜的保鲜也需要抗菌保鲜。 古人用蜡雪水、铜粉、方水、盐水、明矾水等来保存。 他们还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锡器皿来保存它们。 。

食用菌文献综述_菌类文献_菌类研究

蜡雪水藏果蔬的方法:“蜡雪水里藏的水果,吃了就不会变质”。 将橙子汤藏在锡瓶里的方法:“把湖南的橙子煮汤,收藏在锡瓶里,多年也不会变质。” 现代,我们日常的果蔬在保鲜过程中,除了防止真菌污染外,果蔬在保鲜过程中会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自身的有机物。 因此,抑制植物呼吸可以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

密封储藏创造了低氧环境:“采摘完好的橄榄,用好的铁罐做成有盖的瓶子,装满,用纸封口。” “石榴存放在新缸里,有树枝和瓦片,再用纸密封起来。”

另外,由于石灰、缸尘、轻灰中含有碳酸钾等碳酸盐,它们不仅能防潮,还能在密封环境中保持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恒定,抑制细胞呼吸,从而延长储存时间。

3. 民间信仰和错误信息

当时的人们受到知识和方法的限制。 与中国其他古代博物学著作类似,书中内容并不完全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关于民间信仰的条目也不少。 以当今的科学知识来衡量,可以发现这些条目并不反映客观事实。

《粗话》还记载了一些巫术内容。 例如,如果你对一个人的头发或衣服施加某些动作,逃跑的人就会相应地感受到这些动作对他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巫术思想确实有相似之处。 这些巫术主要基于两个思想原理:一是“相似法则”,即“相似的事物(相似的事物被认为是同一类型)相互产生或结果必须有相同的原因”——获得通过模仿而被模仿的人的能力或效果。

菌类研究_食用菌文献综述_菌类文献

另一种是有一种不受距离影响,直接接触后影响对方的神秘联系。 基于前者的巫术被称为“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 由后者衍生出来的巫术称为“接触巫术”。

《粗话》中记载的那种以头发为媒介来影响他人的魔法,其实是一种“接触魔法”。

另外,书中“母亲的眼泪会使孩子的眼睛脱落,导致眼睛受伤、模糊”的文章,也是“同类滋生”造成的神秘影响。 由于母子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古人看来,母亲哭了,孩子的眼睛也不会好受。

《粗话》中“青铜画的东西泡在水里不会腐烂”就是一种“顺势巫术”。 古人想要获得青铜的不腐性能,就采用了“镀铜”的方法来获得青铜对人体的不腐性能。 这个想法也体现在《穿山甲血入土,堤防便漏》一文中。

虽然这篇文章不被认为是巫术,但“物以类聚”的思想是相似的——如果大坝的土壤被穿山甲的血浸透,就会获得穿山甲的能力,大坝就会漏水。

古人根据一些故事和传说,通过各种联想和推测而得出新的认识,并被后人传承下来。 有些内容其实很难达到所描述的效果,或者根本就是长期流传下来的错误。 综上所述。

例如《粗话·地理》中的“煤气中毒,喝凉水就可以治”。 此内容与事实不符。 到了现代,有些人还在冬天在屋里烧煤,放一盆冷水,防止煤气中毒,可见这个谣言已经流传很久了。

菌类文献_菌类研究_食用菌文献综述

《粗谈》和《香干志》中的一些内容并不是实践经验的谈吐,而是当时思想环境的产物; 有的甚至是对现象的夸张描述; 也有一些我们的祖先犯过然后继续犯下的错误。 它已经流传开来,甚至对当今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古代思想观念

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不是独立于自然。 人类的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来自于大自然。 这些经验知识积累成思维体系。 ,形成人类的自然观。

1.自然归纳论

古人对生活现象和社会活动的认识是随着实践活动和经验的增加而不断积累的。 经过充分的感性经验积累,古代中国人也对博物学知识进行了高度概括的理论建构,形成了元气说、阴阳说、五行说、五行说等思想和概念。就职。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古人对自然现象或社会活动之间联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提出的“同情”说。 如阴阳感应,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感应,然后逐渐出现“异相感应”——解释无法类比的感应活动(例如油漆和水都是液体,当油漆遇到水,它变成固体,等等)。

归纳论是一种“知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理论。 它超越了理性,归纳现象超出了人类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 “阴阳五行归纳说”汇集了同类归纳和异类归纳的归纳理论,从而解决了旧理论不便解释复杂归纳现象的问题。

菌类研究_菌类文献_食用菌文献综述

2、认知方法——“考察事物”

《物学粗谈》以“古物”命名,本身就具有方法论意义。 研究事物以求得知识,是中国古代最理想的认识论。 今天看来争议的只是如何准确地解读和理解“格物”的方法或意义。

“粗话”和“香干志”都有“研究事物,试图了解事物”的倾向或目的。 在考察事物的过程中,对某些现象的认识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或偶然的经历而无意识地获得,而另一些现象或经验的获得则需要有目的的长期关注、观察甚至简单的实验。 可以实现。

得到一些“理由”后,你就可以更进一步,根据这些“理由”推演出新的知识。 古人大多接受并传播这种知识的正确性,而没有再次验证。 这样做的后果之一就是知识体系逐渐离事实越来越远。

例如,在战国和汉唐时期的文献中,对“夏制冰”的描述还比较详细,但在《香干志》中,却演变成了“夏月热汤是”。夏天倒入井中结冰。 这个描述简单到连基本的常识都可以判断是不可能的。

3. 实验

实验是逻辑思维在人类思维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体现。 实验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 在古代,实验并不是获取和验证自然知识的基本方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就没有实验活动。 《粗话》和《香干志》中也有不少具有明显实验性和实用性的内容范例,而且大多是经过反复尝试和验证后积累的。 书中的内容大多与方药炼制、农业技术、工艺技术有关。

菌类文献_菌类研究_食用菌文献综述

“如果刀沾了香油,刀就没用了。” 书中记录的实验都具有明显的实用性或趣味性。 即使参考其他古籍中的相关记载,也很少有为了验证某个原理而进行的实验。 古代的实验往往只是为了实用性或特殊现象而进行,很少有实验来验证原理、揭示本质。

总结

有些科学家只注重首先提出一个原理的优越性,却没有弄清楚建立这个原理的方法。 这样,自然科学的一些部门就被引入到古人的神秘主义中,使其成为毫无意义的解释。

新的研究方法通常不亚于一项发现。 我国古代虽然建立了各种范式,但缺乏反复论证的系统科学过程。 归纳论的建立是经验性的、实用性的,只是为了有一个宏观框架罗列各种现象,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 对各种现象提供解释。

《香干志》流传多年,多次重印。 可见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在古代是被大家所认可的。 “物体相互感受”的感应理论给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逻辑和自洽的解释。 方法,但依靠这个一般理论体系肯定无法真正找到解释自然、理解社会的方法。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后的经验积累。 此类书籍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他问题,请在30天内联系本账号作者。 如果举报情况属实,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文章。 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