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与微生物细菌保护协会的前世今生 关于科学史的小画
我国利用微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商代人们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酵和酿酒。 直到近代,我国才出现了专门的机构,系统地采集、管理、培养微生物,为经济生产和科学研究服务。
我国现代文化收藏起源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会(简称“黄海学会”)。 黄海会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民间学术机构,宗旨是“实业救国”。 1931年,黄海会成立真菌学实验室,收集微生物菌种,研究真菌的生理形态和应用,以推动农业研究。 时任校长孙学武博士长期致力于发酵技术和细菌实验。 他曾说过:“我们习惯用牛来犁地,其实细菌就像牛为人类干活一样,几千个细菌就是几千几千万头牛。我们要发展发酵真菌学,丰富人类生活。” ” 在他的关心下,微生物的采集、分离和应用已初具规模。 1939年,孙学武带领竺可桢参观黄海学会真菌学实验室。 竺可桢称赞实验室:“用国产的东西,什么都能自己做。玻璃管也是嘉定附近做的,最有效的是没食子,里面含有霉菌和酵母菌。没食子酸用来制造染料、碘酒等消毒剂。” 、墨水和照相药品。”
过去,菌株保存分散,相互之间缺乏接触,菌株交换和传播研究相当困难。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提议成立一个机构,统一领导全国菌种保藏工作和微生物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黄海学会真菌学教研室并入中国科学院。 1951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简称“菌保委员会”)正式成立,病毒学家唐飞凡(生物制品研究所)任主任。 委员,日常办公地点设在方家园一号原黄海化工研究院发酵与细菌学研究实验室。 创业,首要的是扩充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树正在日记中回忆了他的介绍过程:“1954年1月18日(星期一)上午,我到重工业部人事司转关系,汇报到了科学院,下午又去了西郊公园(北京动物园旧称)文化保护委员会,据介绍,就算正式调到科学院了。” 细菌保藏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全国细菌菌种保藏现状,逐步收集保存或制作部分标本,确定细菌菌种类别,制定交换规则,提供细菌菌种供应和交换服务。 不到十年的时间,微生物防护协会从一个只有7名工作人员的小单位发展成为拥有131名会员的北京微生物研究实验室。
1957年8月,在微生物保护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实验室,方新芳任副主任(无主任)。 事实上,方新芳是民国时期的黄海学会副会长。 1952年孙学武院长去世后,成为黄海学会发酵与细菌学研究室的实际负责人; 曾就职于荷兰菌种保藏中心和巴黎大学,研究细菌分类学,是当时我国真菌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领军人才。 他不断扩大科研人才队伍,带领实验室从事微生物菌种选育、分类、酶学和生理学研究,筛选和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细菌。 值得一提的是,在细菌保护协会期间,他带领齐祖同、卢东来进行了菌种保存实验。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得到了国外专着中的冷冻干燥保存方法,然后自己制作了设备进行实验。 成功的。 五十多年后,冷冻干燥已成为保存菌株的常规方法。
1958年12月3日,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实验室合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正式成立。 如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既有藏有8万余株菌株的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也有藏有标本55万余份的植物标本室。 它也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批准的《布达佩斯条约》的国际保存机构。
作者:秦贤汉,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