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污染原因分析
曲同祥
摘要: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工厂化、规模化生产中,污染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前生产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分析明确生产中有害微生物产生的原因、污染途径及有效预防措施。 基于微生物主要通过气流、落尘、粘附等方式传播的理论依据,提出了生产过程中易受感染的六个重要环节,旨在引起高度重视。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后对控制有害微生物增殖、减少生产污染的措施提出了五点展望。
关键词:食品真菌污染原因防治
众所周知,在我们生存的环境周围,总是存在着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形状各异的微小生物的世界。 它们无处不在,而且随处可见。 只要条件允许,它们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增殖,占据有效空间,令人防不胜防,直到“空间”(基质,它们生长的营养来源,生命延续的物质基础)被分解,然后会产生数十亿个。 计划的孢子飞入空中,渗透到整个环境中,感染新的位置,以达到延续后代的目的。 食用菌的生产,特别是熟料的培养,属于纯培养范畴,不允许受到其他微生物的侵染(某些品种除外)。 但在实际生产中,真菌培养物营养丰富,也适合最具竞争力的微生物生长。 有很多链接。 实际生产中所谓的“无菌操作”只能说是特定环境下粉尘颗粒和微生物基数的减少。 ,很难做到完全无菌,如果操作不规范,很容易给竞争性微生物的感染创造机会,让其有机可乘,造成大面积感染,生产受挫。
笔者在1996年百万袋食用菌养殖场的设计和实施中有着深刻的体会。食用菌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连续的。 如果一个小环节出现问题或者考虑不周,就会影响大局,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综合考虑,完善预案,预防出现问题。 将来!
1 污染原因(路径)
众所周知,微生物主要通过气流、落尘、粘附等因素传播。 食用菌生产中,竞争性、适宜性、选择性的真菌、粘菌、细菌、病毒等(芽)孢子、细胞和颗粒的侵入,是不同时期污染的主要原因。 本文有选择地重点阐述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1.1 混合过程
原料发霉、变质; 水质不干净(含有有害物质、PH值等); 混合和预润湿不平衡; 比例不合理等,都影响灭菌效果和接种后细菌生长速度,造成杂菌大量增殖或乘虚而入。 然后进入。
1.2 装袋过程
袋子质量不合格; 混合与灭菌间隔时间过长; 封扎方式不合理; 微孔检查不严格; 装袋车间温度过高; 杀菌后外部空气被“吸入”,造成“软套袋”等,都可以为细菌感染创造机会。
1.3 灭菌过程
袋子搬运损坏; 灭菌有效时间、加热时间、装袋后灭菌间隔时间; 仓、罐设计是否合理,高海拔地区灭菌温度、压力补偿等特殊条件; 袋子的膨胀; 周围环境的清洁度等,都是直接造成灭菌过程污染的重要因素。
1.4 冷却环节
冷却室的清洁度; 环境中细菌碱基的数量与运输距离有关; 冷凝水; 锅温、冷却风吸力; 运输过程中袋子破损等都是造成接种后感染的重要途径。
1.5 疫苗接种链接
接种设备设施的使用效果; 消毒设备和药品的应用效果; 接种环境的净化程度、杂菌数量、箱室密封程度; 接种人员的素质和无菌意识、操作速度; 环境温度、湿度条件; 净化设备的维护程度; 破袋率、细菌生长不良、污染、质量不合格等都容易造成大面积污染。
1.6 训练环节
培养室的清洁度、环境的清洁度、交通距离环境的清洁度; 运输过程中破袋、管理人员卫生状况及操作不当; 温度、湿度、光线、气体的控制,对老鼠、螨虫等小动物的危害都比较严重。 影响产量。 特别是CO2积累和环境湿度对菌丝发育和污染控制影响很大,并与其他管理条件存在突出的矛盾关系。 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上述各个环节中,杂菌污染率越高。 此外,垃圾随处乱扔,杂菌大量繁殖,环境清洁度变差。 杂菌孢子到处飞扬,形成不可控的恶性循环结局,最终造成大面积的综合污染。 生产停止甚至完全失败。
2、防治方法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彻底控制污染。 一般来说,重点是预防。 除了严格按照程序、净化环境减少污染外,在高温季节或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某些品种的常规生产仍然是有效的方法(仅用于降低污染风险) 。 单词)。 工厂化生产和净化工程的应用,将食用菌生产中的污染防治纳入了人工控制的范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2.1 化学污染防治
目前推荐生产的杀菌剂有多种类型。 然而,在如今重视食品安全的背景下,农药残留要求值得认真对待。 选择的主要目标是高效率和低残留。 同时,它对所产生的品种不是很敏感,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然而,它对严重有害的真菌如木霉属、脉孢菌属和曲霉属非常敏感。 (曲霉属)和其他极其敏感的前提。 寻找新的有效的污染治理剂仍然是解决当前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2.2 提高PH值减少污染
大多数竞争性真菌喜欢酸性环境,pH值升高,生长不良甚至无法生长。 对于耐碱的品种,如平菇、金针菇、海腐菌等,混合时加入3-5%的生石灰,使培养基呈微碱性,可有效抑制菌体内残留或入侵的细菌孢子的萌发。物质,或生长不良。 。 另外,对于生长缓慢、易受杂菌侵袭的真菌来说,碱的习化和耐碱菌株的选择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20世纪90年代青州生产的耐碱菌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2.3 增长优势减少污染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选择优良(优质)菌种,使菌丝生长处于最佳状态,充分利用食用菌自然生长优势,尽快占据物料表面,挤出活体杂菌的空间。
目前生产中,低温季节性棒生产和半露天接种香菇已取得一定成效。 这是基于对不耐低温的主要竞争真菌的优势以及香菇在低温下生长的能力的探索。
2.4 选择培养基以显着减少污染
根本解决办法是使培养基本身产生选择性抑菌作用,不适宜竞争性微生物的生长,又不妨碍食菌菌丝体的生长和产品质量。 双孢蘑菇典型的二次发酵工艺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最成熟的品种。 相关研究已有报道,但尚未进一步推广。 可能存在某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能单独考虑化学方法。 还应考虑物理和生物方法。 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香菇、木耳生产中,如果采用预发酵,有机物添加量少,则受外来菌污染少,产量就会降低。 ,质量也不算低,值得参考和改进。 又如碱化、短时发酵、微孔充氧技术在我国平菇生产中的推广。 不仅细菌生长快,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而且在夏季30度以上的高温下细菌也能正常生长。 鲜蘑菇周年庆上市,大促销。 目前生产中推广的抗生素、发酵促进剂等仅需100℃数小时即可对蘑菇等进行灭菌,接种后伤口污染明显减少。 效果良好,已得到推广应用。
2.5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净化工程的应用对于污染防治具有革命性意义。
众所周知,在食用菌工厂化经营中,除了实现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外,净化工程是最基本的核心。 其原理包括灭菌后的冷却、接种等环节。 饲料棒(瓶)被密封在低灰尘、低菌落的环境中。 通过初、二级、高效过滤器对环境、空间和外界空气进行持续净化,结合物理和化学空间消毒,将特定环境中的悬浮颗粒物和微生物指标降低到一定范围,使其完全人为可控。 灭菌后的袋子和瓶子与外界自然空气隔离,直至接种完成。 有的公司甚至在菌丝培养阶段或定植期设定了一定的纯化条件,大大降低了污染的风险和概率!
虽然净化工程的应用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但它是食用菌生产中真正的人工可控污染防治方法。 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革命性意义,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目前,不仅是工厂化企业,一些大型家庭菇场也开始建设小型净化系统,可以满足冷却和接种的需要,效果不错!
结论:总体而言,我国真菌病虫害防治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科研实力明显不足。 远不能满足占世界总产量75%以上的真菌主要生产国的需求; 主导一户生产 特点是种植粗放,管理松散,专业性普遍较低,产能不足,但无限扩张。 这就造成了我国食用菌特别是木腐生菌生产长期以来过度消耗有限资源、牺牲生态、运行效率低下的特点,无法改变; 技术推广更是混乱。 人们对设备、菌株、药品、增产剂和令人发指的“新技术”进行猜测。 各种东西都有,很热闹。 然而,没有人真正解决真正的生产问题。 更有什者,一些低水平的普及书籍、文章、专家讲座等质量不够,数据错误,误导公众,仍然畅销。 国家监管已成完整展示。 仅病虫害和污染每年造成的损失就相当惊人。 据1997年测算,仅古田县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数千万元。 泌阳县每年单袋食用菌生产造成的污染损失也达数百万元。 1000万元以上; 山东某基地投资数千万元生产香菇。 2015年至2016年间,生产的棒材数量超过100万根,污染率接近40-50%,导致基地发展陷入困境; 而另一家工厂型企业中,数十万根棒材在换色期间出现了严重问题,几乎全部报废。 连续两年管不住,企业终于被关停! 2017年,西峡香菇过夏。 初步估计,高温造成的烧毁木棍影响超过数千万木棍,造成重大损失。 菇农叫苦不迭。 贵州某基地未能生产超过500万支香菇棒。 造成数千万元直接经济损失,与忽视当地独特环境和技术调整滞后,以及政府“大跃进”式盲目推广有直接关系。 根据目前全国生产量和地方调查,保守估计,全国每年因污染、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元,令人心痛! 即使有的企业投入数百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净化系统,但由于布局不合理、技术支撑不足、维护不当,污染依然居高不下。 值得思考! 加强病虫害防治研究,培养人才,改进技术,规范菌种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推广规范生产,提高生产者专业素质,减少污染损失,是当前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和任务我国食用菌生产。
参考
[1]曲同祥,日本食用菌生产现状(J)食用菌1995(2)2-3
[2]张若飞,神秘微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美国)MJ Perza 等人。 微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邵丽萍,真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5](荷兰)PJC Wider,现代蘑菇栽培(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
[6]杨素生,细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7](美国)MT。 马迪根等人。 微生物生物学 第8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8](美)RY Stanier等,微生物世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9](美国)CJ Aliso Paul 等人。 真菌学导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10]邱伟凡,植物病毒学(中)科学出版社1984
[11]邱伟凡等,真菌学百科全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2]戴凡兰,真菌形态与分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3](英)J.韦伯斯特,真菌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14](美)HJ Burnett,真菌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15]徐丽华等,微生物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6]蒋光正等,真菌生态学(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