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做法

路边成片美丽蘑菇劝你别张口

半岛记者 王斌

最近岛城经常下雨,潮湿的天气导致野生蘑菇疯狂生长。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画卷,让人不禁听到儿歌《采蘑菇的小女孩,背着大竹篮,清晨,她走过》她光着脚走遍了树林和山丘,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星星,她采的蘑菇也是最大的,有装满篮子的小伞那么大……”

菌类检索表_怎么查菌株文献_菌类文献

华北地区毒蘑菇挂图,红色字体表示青岛出现的毒蘑菇。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海蛟博士提供)

每一个案例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雨后出现的鲜嫩野生菌,着实吊足了喜欢吃野生菌的人们的胃口。 不过,请先跟随半岛记者看看一些数据:2011年,泰安市就有7人因食用蘑菇中毒。 经全力抢救,已造成3人死亡; 2016年7月24日,济南一家四口口服野生蘑菇后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其中,家中八岁男孩因进食过多,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三天后死亡。 2017年9月,平度一家六口人食用了野生蘑菇。 其中两人死于蘑菇中毒; 2018年7月13日,西安母女三人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 9岁的女儿去世了。 另一对母女在重症监护室获救。 透析一个疗程至少需要20万元; 2019年4月7日下午,海慈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疑似蘑菇中毒的65岁男性患者。 医生立即为男子进行血液净化,排除毒素。 尽管医生竭尽全力抢救,但还是失败了。 由于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该男子最终没能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17个省份共发生蘑菇中毒事件276起,累计中毒769人,死亡22人。造成的。 事件涉及70种毒蘑菇。 更多案件尚未统计,涉案品种仅占我国目前已知毒蘑菇品种的16%。 公众防范意识淡薄,我国每年仍发生毒蘑菇中毒甚至致人死亡的事件。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因误食野生蘑菇引起的中毒病例数已占全国食物中毒病例总数的12%,死亡人数已占35%。 野生蘑菇已成为我国“食物中毒第一杀手”。 ”。

今年的降雨似乎比往年更加频繁,为户外野生蘑菇提供了更好的“温床”。 连续多日,记者在市内多个景区、居民区、道路绿化带发现,雨后的草原上长出了一簇簇野生蘑菇。 这些野生蘑菇有红色、黄色、棕色和其他颜色、形状和类型。 亦不同。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没有人能分辨出哪种毒蘑菇有毒。

怎么查菌株文献_菌类检索表_菌类文献

红菇

崂山毒蘑菇有10余种

毒蘑菇又称伞菌或伞菌,是大型子囊菌或担子菌中的一种真菌,食用后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毒蘑菇和野生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有时非常相似,因此在野外混合时很容易混淆,导致采摘者误食而中毒。 带着诸多科普问题,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鲁东大学农学院盖宇鹏博士。 中国真菌学会真菌多样性与系统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他正在与他的团队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查。 真菌调查和采样工作。

菌类文献_怎么查菌株文献_菌类检索表

盖宇鹏博士和队友在野外采样

菌类文献_菌类检索表_怎么查菌株文献

红菇

盖玉鹏博士向记者介绍,目前胶东半岛记录到的伞菌有30余种,主要是有毒鹅膏菌种,包括红鹅膏、假灰鹅膏、合盖鹅膏、锥鳞鹅膏等10余种。 鹅膏属有毒真菌误食后可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此外,有毒真菌还有环尾菇、红菇等,大部分为胃肠炎型中毒,也有少数如褐鳞片中毒。 环尾蘑菇还可能导致急性肝损伤,因为它们含有鹅膏菌素。 此外,还有少数种类的粪蘑菇和孢子,一般不会致命,但会因含有神经毒素而引起幻觉。

怎么查菌株文献_菌类检索表_菌类文献

侧耳属

怎么查菌株文献_菌类检索表_菌类文献

红菇

据现有文献记载,青岛崂山有毒蘑菇有10余种。 胶东半岛伞菌中除上述鹅膏菌、红菇属外,还有簇状垂枝蘑菇等几种易引起胃肠炎中毒的菌种。 菌类。 虽然目前文献记载较少,但由于植被类型和地理分布相似,崂山有毒真菌的数量理论上与胶东半岛相同。 没有经验的人不宜食用。

菌类检索表_菌类文献_怎么查菌株文献

红菇

中毒症状很危险,可能导致器官衰竭

野生蘑菇为何成为我国食物中毒“第一杀手”? 这主要可以归因于两个因素。 一是中毒症状较多,二是病程发展有起伏。

盖宇鹏博士介绍,我国著名真菌分类学家陈佐红、杨祝良、图力古尔、李太辉在毒蘑菇专着《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中,根据不同对象将中毒症状分为7类器官。 分别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过敏性皮炎型。

菌类检索表_菌类文献_怎么查菌株文献

牛肝菌属

胃肠炎型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 中毒潜伏期短,多在进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发病。 主要症状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晕、头痛、全身无力。 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死亡很少见,但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吐血和脱水。 、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衰竭死亡; 神经精神型,引起此类反应的毒素有很多种,有些毒素可以引起类似药物滥用的致幻作用。 中毒症状可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郁、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 溶血型,含有该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用后6~12小时发病。 除了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烦躁等症状外,由于毒素对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可能在一两天内迅速出现溶血症状。 有时溶血可引起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甚至继发尿毒症。 症状危重、严重者因肝、肾、心力衰竭严重损害而导致死亡; 肝肾损害型,是毒蘑菇中毒导致死亡的主要类型,白伞菌中毒就属于此类。 这些毒素对人体内的肝脏有害。 对肾脏、血管内膜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细胞的损害极其严重,最终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0%~100%。 呼吸循环衰竭型。 此类中毒主要引起呼吸和循环衰竭症状。 部分患者初发病时可出现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麻木、抽搐等。 该毒素未知,潜伏期为20分钟至1小时。 它可持续长达 24 小时。 该型死亡率较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在光过敏性皮炎类型中,当毒素通过消化道吸收并进入体内时,可以增加人体细胞对阳光的敏感性。 所有接触阳光的部位都会出现皮炎,如红肿、烧灼感、针刺样疼痛等。 潜伏期较长,多在进食后1~2天发病。

菌类文献_菌类检索表_怎么查菌株文献

灵芝

怎么查菌株文献_菌类检索表_菌类文献

牛肝菌属

民间鉴定方法不可靠

野生蘑菇的种类很多,有些食用菌和有毒蘑菇的种类很难区分。 人们识别有毒蘑菇的能力有限,也没有数据可查。 他们只是根据个人过去的习惯和经验来收集它们。 存在侥幸心理,就会引发重大中毒事件。 主要原因。 盖宇鹏博士表示,当地有多种识别毒蘑菇的传统方法,但这些识别方法往往极不可靠。 例如,依靠颜色来识别:“颜色鲜艳或好看的蘑菇有毒”,这种方法是极其无知的。 当时,泰安市已有7人因食用蘑菇中毒。 经全力抢救,已造成3人死亡。 经鉴定,引起中毒的蘑菇为鹅膏菌,一种只有菌盖或菌盖的白色蘑菇。 它呈浅红色,这种蘑菇前几年还引起了吉林省的中毒事件,也是因为我们聪明地认为“白色是无毒的”。 又如,人们认为“蛆不长,虫不食,味苦,有毒”,这也是错误的。 野生蘑菇经常会被蛞蝓吃掉,其中包括大量有毒蘑菇。 诸如此类的误解也是错误的。 方法有很多,比如用银器检查是否变黑、是否有汁液流出、是否有损伤、变色等,这些都是极不可靠的。

当发生毒蘑菇中毒时,由于中毒症状较多,治疗的第一步是确定是哪种蘑菇中毒,而患者往往不会留下实物标本进行鉴定。 当某些肝脏或肾脏中毒事件发生时,治疗方案可能不是特别有效。 即使有标本留下,蘑菇分类学家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没有真菌分类学家的帮助,识别错误的可能性很大。 更特别的是,如果不小心吃了有毒的鹅膏菌,6到48小时内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的急性胃肠炎。 12至24小时后,症状消失。 许多中毒者认为自己已经痊愈,没有时间去医院。 认为没必要去的,去医院的,也可以要求出院。 这是鹅膏菌中毒的“假恢复期”。 最可怕的是,这个阶段之后,内脏开始受损,肝肾功能恶化,主要器官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菌类文献_怎么查菌株文献_菌类检索表

黑蘑菇

在青岛八大关风景区,记者注意到绿化带上长满了红色的、漂亮的蘑菇。 随后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了许多外观相同的蘑菇,比如有毒的红蘑菇(又名棺盖菇),虽然记者多次报道过野生蘑菇,但对于它们的具体名称以及是否属于野生蘑菇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是有毒的。 记者还在绿化带等地区发现了多种形态各异的真菌,其中有一种类似灵芝的真菌,经专家鉴定为灵芝。

在这一行,我最怕的就是人们问这种蘑菇有毒吗?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青岛农业大学药用真菌研究所的田雪梅博士。 作为硕士生导师,她经常带领学生进行抽样研究,经验丰富。 据田雪梅博士介绍,青岛常见的毒蘑菇有十多种。 崂山和市区出现毒蘑菇的概率基本相同。 有些毒蘑菇外表干净,看上去与普通蘑菇没有太大区别。 然而,它们都是有毒细菌,很容易误食。 田雪梅博士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北地区常见毒蘑菇地图上向记者介绍了青岛地区采样研究过程中的常见毒蘑菇。 记者注意到,青岛出现的毒蘑菇种类占地图上蘑菇种类的10%。 超过一半,这个数据有些令人震惊。

当记者将他拍摄的蘑菇照片展示给鲁东大学田雪梅博士和盖宇鹏博士看时,作为专业研究人员的两人也表现出了谨慎的科学态度:最怕别人问这个蘑菇是不是真的。有毒。 干这行,最怕人家问哪个是可以吃的,哪个是有毒的? 由于蘑菇种类之间的差异太小,往往只能通过显微镜来区分和观察。 因此,我们在分类的时候,通常只讲它属于哪个属。 当问到是否可以食用时,我们一般不敢说可以。 ,生怕采集者误食外观相似的毒蘑菇。 根据国内多发的中毒案例,中毒死亡的人大多是常年食用蘑菇的人。 所以俗话说“淹死的人还能游泳”。

怎么查菌株文献_菌类检索表_菌类文献

毒蘑菇不是祸害

毒蘑菇并非洪水猛兽,其巨大价值正逐渐被人们认识。 盖宇鹏博士介绍,比如在森林保护领域,很多毒蘑菇是重要的外生菌根菌,一些毒蘑菇的代谢产物具有生物防治潜力。 它们是森林健康的保障; 在医药卫生领域,越来越多的毒蘑菇成为重要的外生菌根真菌。 蘑菇毒素越多地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近年来它们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人们认识。

日前,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安全提醒。 据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显示,由于近期集中降雨,我市部分市民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其中部分病例病情严重,危险性较大。 生活。 随后,记者采访了青岛海慈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卢兆新。 卢医生介绍,青岛每年都会发生因误食毒蘑菇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基本上每年的6月到9月,都有不少患者中毒后中毒。 肝肾衰竭会危及生命。 即使经过抢救挽救了一条生命,后续的恢复仍然是一个非常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食用野生蘑菇,应到正规市场购买无毒的野生蘑菇。 蘑菇,如果吃野生蘑菇,一定要保留真实的蘑菇样本,避免发生中毒事件后根据患者的“症状”开出哪些毒蘑菇。 一旦身体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无论症状是否缓解,都应立即咨询患者家属。 被送往医院紧急救治。

请注意防“毒”秘诀!

可怕的不是毒蘑菇,而是对科学的不尊重和无知的无畏。

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抗病毒秘诀就是: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