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菌类文化药用真菌桑黄在日本和韩国的地位是什么
菌类文化与桑黄的渊源历史:《药性论》始载桑黄,而《本草图经》则提到“桑耳”亦名桑黄,色泽多种多样,金黄、白色皆可使用。《纲目》对“桑耳”进行释名时指出“桑黄、桑臣、桑上寄生”三种名称都是硬菰的词语,非“软耳”。这表明桑黄是一种大小有规律、体质坚硬,且生长于多种树上的真菌。《本草图经》中的“信州桑黄”图就呈现出一块不规则形状且有毛的物体,现代文献考证证明其代表种是火木层孔菌,属于多孔菌科。在唐代的《酉阳杂俎》中还记载了尉县生长的树状物中采摘得到桑黄。菌类文化中的桑黄:虽然桑黄历史悠久,但一直未能成为中药汉方中的稳定成分。原因并非其功效不佳,而是外观形似桑黄的其他真菌较多,因此真正的桑黄异常稀有。古人没有显微镜和分子鉴定技术,对于这些菌物的鉴别困难重重。这就导致历代文献对于桑黄的特性和功效难以统一,也没有在医药界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下面来看一下国内外的桑黄。
菌类文化中的桑黄:桑黄对于肿瘤的肿瘤抑制效果十分显著,是一种独特的中药材。在众多药用菌中,桑黄的制率达到了惊人的96.7%,可谓是效果最为出色的一种。除了日本外,韩国也于1984年开始全力支持桑黄的研究和开发,并在1997年批准桑黄菌丝体为抗癌辅助药品。如今,桑黄在日本和韩国的地位已经类似于中国的冬虫夏草。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一些韩国商人开始大量收购野生桑黄,这之后,这种珍稀的菌物才引起了学者和产业界的关注。1996年,安徽金寨完成了桑黄首次的人工栽培。随后,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浙江千岛湖和陕西省微生物所陆续开始实现桑黄的代料栽培。到了2022年,上海市农科院发表了《桑黄产业发展千岛湖宣言》,进一步规范桑黄的分类命名,探索出了产、学、研、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国内桑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