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亮北京农业嘉年华
一望无际的黄土地、烈日炎炎、汗水淋漓的古铜色脸庞,是刘平对家乡农民辛勤劳作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但一次北京昌平农业嘉年华的体验之旅,让这位来自冀南农村的年轻人改变了以往对农民的印象。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农民并不是背朝天面朝黄土。” 刘平黝黑的脸上满是惊讶的说道。 在农业嘉年华会场,刘平正和数千名游客一起体验了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美食盛宴。
就在20多天前,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在昌平草莓博览园拉开帷幕。 三个看起来像现代商务办公楼的体验馆,镶嵌着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玻璃,就像大小不一的绿色农田包裹着大地。 但里面却有着不折不扣的农业元素。
拳头大小的冬瓜、3米长的丝瓜、长满毛刺的黄瓜、紫胡萝卜……这些刘平熟悉的东西以各种奇异的形状出现在他的面前。 “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 他一边环顾四周,一边不时地嘀咕着。
穿着校服的小学生走过形状各异的农产品,时不时用惊讶的语气问老师:“啊?你确定那是南瓜?!”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多彩的农业世界汇聚了500多名“优、新、特”的农业会员。 展示的有6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 仅草莓科技博览区就有100多个农业品种、2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和10多项创意农业体验活动。
“北京农业嘉年华是在借鉴昌平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举办的。” 北京农业嘉年华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草莓科技博览区展示了世界草莓大会的精髓,是科技农业的集中体现。 其中,一个名为“草莓隧道”的场地涵盖了柱式栽培、墙式栽培、A字架栽培、双层栽培等先进栽培模式。 多种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叠加,创造出深红色的草莓通道。 工作人员还结合现代无土立体栽培模式,通过改变廊道的排列高度,创造出又一壮观的“草莓瀑布”:数千颗成熟的草莓从两米多高的天空中垂下,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空中。在天上。
事实上,在这个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种植了13000多颗草莓的大温室里,除了来来往往的游客,没有任何管理人员。 整个场馆的“大管家”只是一台小电脑。
“这是一台非常智能的机器,可以自行思考。” 工作人员说道。 通过先进的温室智能全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位“草莓管家”可以打开天窗、打开风扇、降下水帘,保证草莓舒适地“生活”。
据了解,类似的保鲜技术还有“二氧化碳增加营养”、“水里种瓜”、“机器人嫁接蔬菜”、“番茄土豆共生”等。“它们代表了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很多还没有在北京地区推广。” 农业嘉年华组委会负责人说。
本届嘉年华在农业与市民生活融合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 昌平区政府领导表示,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科技性是本届嘉年华的一大特色。 “每个展厅都有互动项目,让市民广泛参与。”
为此,第二届嘉年华特意搭建了“蜂彩世界”展馆,“打破了首届嘉年华静态植物展示的传统,将动态农业完美融入活动之中”。 在博物馆里,人们可以近距离观看蜜蜂采蜜授粉,还可以看到头戴“蜂”帽、身穿“蜂”衣的“蜜蜂人”,被数千只蜜蜂簇拥着。 最好奇的是孩子们,他们可以通过圆圈舞、镰刀舞和八字形舞来了解蜜蜂如何传递信息。
在“小蜜蜂采蜜”互动区,很多人都在等待“采蜜”——一颗圆形的“蜜”被放置在花蕊中间,花蕊托着的“小蜜蜂”和“蜜”之间。参与者是磁铁和铁的关系。 成功采集蜂蜜的“小蜜蜂”即可获得彩票。 虽然活动说明上注明参加者年龄在5岁至12岁之间,但仍有不少成年人前来一试身手。
旁边的“蘑菇奇幻王国”,汇集了南北各地的蘑菇品种。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蘑菇奇幻王国”场馆以食用菌为主题。 通过实物、图片、声光技术等,多角度讲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在蘑菇时光机前,游客只需用巨大的红色橡胶锤敲击时光机平台中间的按钮,面前的屏幕上就会亮起两道光束。 根据光束的高度,旁边的电子屏幕上的真菌知识介绍不断地放大或缩小。
此外,瓜年馆的泡泡体验区、紫薯探秘馆的DIY萝卜印章、五谷路馆的谷物贴纸……各场馆的游戏区都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
离开家乡十几年的刘平被“五谷道场”里的传统农家院所吸引。 “这是北方农村常见的农家院,我家乡的人现在还睡这种土炕。”刘平说。 面前,身着花花绿绿的城里人,好奇地坐在炕上,纺棉线、剪纸、磨豆腐。
今年农业嘉年华“与时俱进”,新增了许多净化空气的功能性植物,如红豆杉、猪笼草、杜鹃、龟背竹等,工作人员表示,它们在净化空气方面各有千秋。 例如,孔雀竹芋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和氨气; 苜蓿可以保持房间湿润,相当于一个天然的“空气加湿器”……人们还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吸收PM2.5的能力和效果。
不仅吸引了北京市民,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50名驻华使馆工作人员。 他们走进北京昌平,体验了农业、科技、娱乐的高度融合。
截至4月14日,已有53万名游客前来参观这一有趣的农业活动。 在蘑菇园里,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参赞泽米尔·阿万称赞中国农业已达到“品种化、现代化、科技化”水平。
“真应了那句话,科技点亮生活。” 刘平若有所思的说道。 临行前,他买了两包“太空种子”。 他想看看它们和家乡种植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正如北京市委领导在开幕式上所说,“农业用生态方式传承文化,农业用生活方式诠释乡愁,农业用生产方式满足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