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野生菌中毒安全知识宣传
一,
什么是野生蘑菇
野生菌是云南省特有的野生食用菌。 它们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地形复杂的立体气候区。 云南野生食用菌分为2纲、11目、35科、96属、约250种。 野生蘑菇占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占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一般来说,野生真菌的生长受温度、日照、地形、周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环境生长的野生真菌其氨基酸、蛋白质等活性成分、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同。如铜和锌也不同。 。
野生食用菌规模化生长于林区,生长环境污染较小,有些地方生长环境几乎不受外界污染。 因此,天然大型野生食用菌是绿色食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含量极高。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低的保健食品。
二,
如何识别有毒野生真菌
一般来说,伞菌颜色鲜艳,菌盖上有疣和肿块。 有的有红点、凹槽、裂痕。 有些真菌有蒂和环。 常见伞菌被剪掉后,汁液流出,气味刺鼻。
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
1、观察外观。 一般伞菌的颜色比食用菌鲜艳,菌盖、茎环和支架上有红色、紫色、黄色或斑驳的斑点。
2.闻。 伞菌常有辛辣、恶臭、苦味,而食用菌则有自己的香气,无异味。
3、变色测试。 将葱擦在蘑菇盖上。 如果大葱变成绿褐色,说明它有毒;如果大葱变成绿褐色,就说明它有毒。 否则,它是无毒的。 煮熟后的毒素遇到银器时往往会变成黑色,遇到大蒜时会变成蓝色或棕色。
4.牛奶测试。 将少量鲜牛奶撒在木耳表面,如果牛奶在表面结块,可能有毒。
三,
中毒症状
1.食物中毒患者绝大多数为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严重恶心、呕吐、腹痛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进而出现诸如出现烦躁、谵妄和幻视。 如果中毒严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损害,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肝坏死以及溶血中毒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2、我国野生真菌有100多种,常见的能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 中毒症状与毒菌种类、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 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四、
中毒有4种类型
1.胃肠炎型。 可能由树脂、胍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 潜伏期从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不等,症状包括恶心、严重呕吐、腹痛、腹泻等。 病程短,治愈后症状一般好转。
2.神经精神型。 引起中毒的毒素包括毒蕈碱、蟾蜍宁和致幻剂。 潜伏期为6-12小时。 除胃肠炎外,中毒症状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郁,以及出汗过多、流涎、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3.溶血型。 由鹿茸、马鞍菇等毒素引起。 潜伏期为6-12小时。 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还可出现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4.肝肾损害型。 主要由鹅膏七肽和鹅膏十肽引起。 该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和加工无法将其破坏。 该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也损害肾脏。 潜伏期从6小时到数天不等,病程较长。 临床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恢复期、内脏损伤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 此类中毒危险性大,如不及时积极治疗,死亡率较高。
五,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误食有毒真菌。 有关部门统计发现,常见的野生真菌有数百种,而食用菌只有三十、四十种。 例如,有一种有毒的真菌,看起来与绿头真菌非常相似。 它经常与食用菌混合在一起,让蘑菇采集者在不经意间将其采回。 如果人们吃了它,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2、处理环节出现错误。 如果没有煮熟或炒过蘑菇的锅铲沾上了未煮熟的蘑菇,谁吃了这些蘑菇就可能会中毒。
3、生长环境受到污染。 有些野生真菌虽然无毒,但如果生长的地方受到污染,或者地下含有磷等有毒矿物质,食用从这些地方采集的真菌很容易导致中毒。
六,
对蘑菇“三不”
1.不采摘
去郊区时,不要因为好奇或满足口腹之欲而采摘野生蘑菇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或路边的野生蘑菇,目前还没有快速可靠的方法来鉴别有毒蘑菇,所以我们不会轻易采摘我们不熟悉的蘑菇。
2.不要购买
不要随便从路边小贩那里购买蘑菇。 即使在正规市场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要放松警惕,尤其是从未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3.不要吃
家庭食用野生菌应谨慎,避免在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过程中加工食用野生菌,确保食品消费安全。
七,
野生真菌中毒后
紧急情况如何自救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后,会很快出现恶心等反应。 在中毒者接受医生救治之前,为了争取治疗时间和缓解中毒情况,中毒者或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拨打紧急电话120; 另一种是让中毒者在等待医院抢救期间喝大量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勺子等硬物刺激喉咙,让其吐出体内的东西。胃。 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三是让病人喝少量的糖盐水,补充流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引起休克。 四是不要强行向昏迷患者口中倒水,以防窒息。 五是保留野生菌样本,供专业处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