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市场

蘑菇文化的先驱

这是《浙江科学文化》2018年2月号的文章。 重印时调整并添加了图像。

菌类介绍_菌类文化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

湖北远安县食用菌博物馆雕刻的《蘑菇赋》

蘑菇文化的先驱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韩兴华记

卢树火

在杭州西湖区转塘的两个食用菌生产基地,连成一体的白色温室和别致的黑色温室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象,里面种植着灵芝、羊肚菌、香菇、毛竹和石斛共生蘑菇。 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身体健壮,身材中等,胡须和头发花白的男人,在各处的棚屋里巡逻。 他就是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兴华——一位从秦岭走到东宫山研究蘑菇的天才。

菌类文化_菌类介绍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

1980年,韩胜华在陕西省佛坪县工作期间,被浙江省清远县作为人才引进。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成功地将天麻生产技术引入清远县,开发出食用菌生产新工艺,并成功开发出新资源食品——灰树花。 他把清远确立为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第一名。 蘑菇发源地的地位,使清远成为世界“蘑菇之源”; 他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山上采集了560多个品种3000多个蘑菇标本,建立了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中心),其中发现的100多种真菌都是分布在杭州的新种。 ; 他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的食用菌产区; 几十年来,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30余项,被誉为“蘑菇之王”; 为了弘扬蘑菇科学文化,他编写了数百万字的蘑菇读物,还用书画、诗歌等方式传播蘑菇知识,在国内外举办了多次蘑菇节。 科普绘画展。 他以逻辑思维方式进行真菌研究,以形象思维方式从事真菌艺术创作。 一专多能,被业界公认为中国食用菌文化的奠基人,被媒体称为食用菌研究领域的达芬奇。

秦岭滋补成为天麻专家

韩胜华是食用菌研究专家,开始研究天麻的人工栽培。

1956年出生于陕西汉中的一个药材世家。明代嘉靖年间,祖上开始开设药材店。 父亲韩宝文在县药材公司工作。 8岁时,他被父亲带到秦岭、巴山开始采摘中草药。 他的父亲对于准确鉴别药材及其品质有一套经验。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韩胜华还学会了许多中药材感官鉴别的方法。 当然,韩胜华也深知书本知识的重要性。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熟读了《本草纲目》、《民族中草药纲目》、《汤头白厥歌》、《黄帝内经》等相关中药材。 图书。 上山时,我常常背诵自己读过的这些书籍,并将收集到的中草药与书中的插图一一对比,加深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胜华已经能够辨认出上千种药材了。 1968年,因“文革”影响,学校停办,家里收藏的医学书籍被烧毁为“四旧”。 韩胜华当时读五年级,干脆跟着父亲上山开始人工栽培天麻实验。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具有平肝、息风、止痛的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和小儿惊风。 天麻的生长环境非常神奇,常常云雾缭绕。 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天麻是天然麻,神灵播种,土地加速发芽”。 人们认为人工栽培天麻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父亲对天麻的生长习性却是了如指掌。 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父子俩果然试种成功了。

1976年,父亲进山采集野生天麻,以弥补人工栽培天麻种子的短缺。 野生天麻生长在深山之中,寻找和采集非常困难。 不幸的是,我的父亲在一次采集野生天麻种子的任务中牺牲了。 20岁的韩盛华决心继承父亲未竟的心愿。 他被邻近的佛坪县招收为药材公司技术员,指导当地药材的生产。 他和父亲一样,走遍了秦岭的山山水水,采集了数以万计的药材。 标本,并成功指导当地农民人工种植天麻、茯苓、山茱萸等药材。 他的成就得到了县政府的认可,并获得了当时县革委会的嘉奖,成为当地著名的天麻种植专家。

从天麻人工栽培的成功经验中,韩胜华得到启示:并不是很多植物不能人工栽培,而是只要研究掌握其生长规律,创造适应其生长的环境,就可以实现天麻的生长。有可能成功。 秦岭滋养了他思考和行动的智慧和勇气。

20世纪70年代末,杭州余杭山稍山也有一家制药厂,人工种植天麻。 在浙江省医学厅的帮助下,韩胜华应邀前来指导。 在此期间结识的一位朋友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他极力把他推荐到有蘑菇生产传统的庆元县。 1980年,韩胜华被清远县作为人才引进到清远县科委。

清远是历史悠久的食用菌产区。 韩胜华到清远农村发现,每个村子的大部分家庭都种蘑菇。 他们家中常年香火不断,供奉着蘑菇始祖吴三公。 吴三公是南宋人,住在山里。 他发现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香气扑鼻。 受砍伐的树上也会长出同样香菇的启发,他逐渐研究出一种人工栽培香菇的“插花法”,并将其传授给周围的村民,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制作香菇的新途径。活的。 村民视吴三公为“蘑菇神”,其子孙建庙祀奉吴三公。 他们每年都贴春联,上面写着“蘑菇神坐传魔法,腐木生金”。 人工种植香菇引起了韩胜华的兴趣。 经过多方考察,他认为清远的香菇发展前景很大,值得投资。

当时,日本香菇已风靡全球,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2%。 很多人甚至认为日本是世界香菇的发源地。 1987年,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系主任张书亭教授完成了“中国是世界草菇栽培起源地”的研究。 张书亭教授祖籍山西。 抗战时期,他到陕西省洋县读初中。 他和韩胜华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密切。 因此,韩胜华写信给张树亭,希望张教授能够以充分的证据证实浙江清远是世界蘑菇栽培的发源地,纠正日本是蘑菇栽培发源地的观点。 收到韩胜华的信后,张淑婷前往日本考察。 1989年3月,他还专程到清远考察。 他确定日本学者编撰的《香菇志》内容源于《广东通志》,这是中国香菇生产的历史关键。 他比日本早了500多年,提出龙泉、清远、静宁三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 他在自己主编的《热带蘑菇》杂志上刊登了清远蘑菇寺的图片和资料。 他还为清远题写了“蘑菇之源”四个大字。

韩胜华在与外部专家联络的同时,还从事蘑菇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改进的研究工作。 先后开发了封孔剂、加温剂等产品。 他走遍了清远的原始山林,冒着中毒的危险,品尝了上百种野生蘑菇,并选择将牛肝菌、鸡油菌等野生蘑菇推向市场。 培育出灰树花、长根蘑菇、金针菇等一批食用菌优良品种。

世界香菇源地的建立,给清远带来了巨大的生机。 1992年、1993年,清远连续举办两届“中国蘑菇节”。 为了逐步将清远香菇推向世界,1994年,在清远县政府的支持和张书亭教授的指导下,在清远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香菇节暨国际香菇生产及产品研讨会,78名代表参加了清远香菇节。来自22个国家的外国专家出席了会议。 如今,清远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蘑菇城”。

杭州的美丽山水让他硕果累累

1999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韩胜华开始开拓杭州市场。 2001年,集食用菌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西湖区。 先后在半山、九瑶山、转塘租地,建设数万平方米生产大棚。 杭州已引进食用菌新品种20余个。 现在,杭州市民可以像蔬菜、萝卜一样选择蘑菇。

从清远到杭州,韩胜华一直非常重视科学研究。 他在清远期间,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本发明的木片粉碎装袋栽培香菇的方法,比原方法提高出菇率近10倍。 1988年后,他在吉林长白山、清远白祖山采集了大量野生灰树花蘑菇。 这种蘑菇可以开发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产品,并用于抗癌。 1991年他与浙江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合作,从灰树花中提取活性多糖-β-葡聚糖,100公斤可提取该物质约10公斤,并出口瑞典等国家。 市场上每公斤可赚近万元。 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他和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抗癌辅助药物“保利生”,并被卫生部批准为真菌抗癌辅助药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香港召开“国际真菌学及蘑菇制品会议”,多糖被列为全球开发的六种多糖产品之一。 巧合的是,韩胜华的名字与灰树花的首字母(HSH)相同。 由于韩胜华对“灰树花”发展的杰出贡献,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灰树花之父”。 。

菌类文化艺术作品_菌类文化_菌类介绍

韩胜华的书,封面是他自己画的

转战杭州后,韩兴华在科研道路上奋力拼搏,当年成功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高效珍稀食用菌技术推广及深加工”。 此后,先后完成“珍稀食用菌安全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6项,获部、省、部等多项科技进步奖。市政府。 他本人还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中国食用菌产业科技人才、省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农业先进工作者、杭州市突出贡献人才等多项荣誉。

菌类介绍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_菌类文化

杭州韩胜华发明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液体菌种和发酵剂尤其受到菇农的欢迎。 菇农生产蘑菇时,原来使用的固体菌种的生产周期需要30多天,费时费力。 他研发的液体菌种仅需7-10天即可成熟,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 该发酵剂可以让更多的菇农受益。 原来种植食用菌需要熟料。 培养前应将培养基温度升至100℃并保持数十小时,以抑制其他杂菌的繁殖。 经过多年对蘑菇生产的研究,韩胜华对蘑菇的历史非常了解。 他认为食用菌的高温灭菌在中国古代是无法实现的。 如果能够降低灭菌温度和时间,必将为菇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次实验,韩胜华摸索出一种化学与物理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控制介质温度在80-100℃之间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他成功研发出一种供菇农生产蘑菇的新产品——发酵剂,每吨培养基可节省人工成本和燃料成本约110元,产量可提高10%。 起动机研制成功后,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每年可降本增效10亿元,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产品的延伸项目于2013年被列为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

韩胜华到了杭州后,想看看杭州到底有多少种野生细菌。 每当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去杭州周边的山山水水里闲逛。 几年来,他采集了560多种野生菌类。 有一次,他的一个同学来杭州拍风景片。 韩兴华建议他去杭州拍摄新农村。 在转塘龙门坎,一走到村边的林地,韩兴华一下子采集了12种菌类,其中鸡油菌是杭州新发现的菌种,为野生增添了一个新品种。杭州的菌株。 在收集3000余份标本的基础上,他在华丹公司建立了“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中心)”,填补了浙江省食用菌研究的空白。

充分发挥优秀人才服务食用菌科普工作

科学研究获得的新技术、新产品只有走出实验室,被群众掌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韩胜华不仅是一位食用菌研究者,更是一位食用菌普及者。

科研人员在自己研究的领域进行科普时,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优势。 他常常把推广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新产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启动助推器”研究成功后,他在全国各地举办了70多期培训班,直接培训辅导学员15000余名,带动了30多个县农民、下岗人员再就业累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11亿元以上。

韩胜华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书画艺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国画、油画、蜡笔画、素描都能游刃有余。 他将科学研究与书画艺术相结合,创作了大量的食用菌画作。 他的“蘑菇无国界”画展已在国内外举办近10次。 由于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观察事物的视角,其作品用色别致、绚丽、深邃,赋予了画中的蘑菇一种灵气和生命,深受人们喜爱。 2016年6月,在荷兰举办的国际蘑菇科学大会上,他在梵高的故乡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蘑菇画作。 说到写作,大家都惊叹于作者的多才多艺。

菌类介绍_菌类文化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

韩升华在 iPad 上的画作

除了书画之外,韩胜华还着书立说。 曾任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浙江科普文学副主编、杭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西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1985年出版第一本书《天麻》,转行食用菌领域后,先后出版《人工蘑菇栽培技术问答》、《食用菌栽培与利用》、《香菇栽培技术》等多本书。食用菌》、《灵芝的栽培与食用》。 他还创作了大量与蘑菇有关的诗歌、诗歌和散文。 出版《韩丰源诗集》、《韩丰源书画作品集》。 尽管好评如潮,也有人提出质疑:这么伟大的专家为何还坚持写下去? 韩胜华有自己的看法:一个产业的稳定发展不仅需要过硬的品质,更重要的是产业文化的支撑,这样才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偶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许多领域的博学者。 他精通十多个学科,拥有无尽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由于韩胜华对蘑菇研究的巨大贡献和多方面的艺术才华,被多家媒体称为“蘑菇研究领域的达芬奇”。

他说:“对于艺术,我不仅仅是一种爱好。” 2006年以后,在一些书画家的影响和鼓励下,他以达·芬奇、居维叶为榜样:把事业当作爱好,把爱好当作专业; 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替切换。 这种思维方式给大脑带来了良好的休息,不仅不浪费时间,还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独特的休息和工作方式给了他很多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机会。

菌类文化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_菌类介绍

本文发表于云南《龙川江》杂志,悬挂于湖北远安县食用菌博物馆

韩胜华的好奇心确实比一般人更强。 虽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的脑子里还是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奇思妙想。 每到一处,他常常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也常常被采纳。 2017年4月,省科普作家协会文艺委员会作家一行赴桐乡石门镇考察。 韩胜华与同行者讨论了许多奇思妙想。 例如,他认为可以改进飞机的尾翼来模仿飞鸟的动作。 尾翼由直T型改成水平尾翼,将更有利于控制飞行方向和起降速度; 他认为,藻类不仅是虾蟹的开放性饵料,也是改善环境的生物。 他认为藻类和贝壳可以加工成油漆,以防止军舰、船舶和海堤上贝壳的生长; 他认为在坦克的炮管和炮塔之间加一个收缩室可以防止后座力; 孩子出生后父母会储存1到2个受精卵,以备将来紧急情况需要…

我相信,在无边无际的蘑菇山上不断跋涉的韩胜华,一定会做出许多令人钦佩、令人惊叹的贡献!

以下是

菌类文化_菌类介绍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

菌类文化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_菌类介绍

菌类文化_菌类介绍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

菌类文化_菌类介绍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

菌类介绍_菌类文化艺术作品_菌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