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文化

灵芝与教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灵芝文化也曾和起源于西方的教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唐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林博物馆藏)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世界考古发现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此碑由景教传教士出资,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在长安大秦寺落成。碑文详细记载了景教的教义及礼仪,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教传入中国的见证物,极具书法价值和历史价值。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景教是唐代对拜占庭帝国国教教之宗派“聂斯托利派”的称呼,“景”字兼含“大”与“光明”两义。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的碑额图案雕刻着莲花座,其上承托着十字架,其间灵芝祥云环绕,显示出景教开的是中土佛教之“花”,结的是教之“果”。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校徽便采用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的图案。可见,灵芝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祥瑞之物,影响极为深远和广泛。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徽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发现,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教就已经传入中国。除了土生土长的道教之外,佛教、祆教、伊斯兰教、教、摩尼教这些古代流行于中国的宗教,几乎都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的。而古代中国,尤其是当时的统治者们,对于这些异域宗教,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政策。各种异域文化为了更好地在中国传播,也加入了许多中国本土文化元素,以灵芝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便这样与教文化、佛教文化等诸元素融合在一起,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