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功效

蘑菇

【1】蘑菇替代栽培的意义

 

食用菌的人工栽培过程本质上是人为创造有利于蘑菇菌丝和子实体发育,但不利于其他杂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的过程。 蘑菇替代栽培就是源于这个原理。

一些地区一直使用切片或原木种植香菇。 由于树木、地区、季节的限制,发展速度非常缓慢。 自上海栽培成功并大规模推广木屑栽培法以来,为香菇生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替代栽培迅速发展。

所谓替代栽培,就是以各种农林副产品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辅料,制成培养基替代传统栽培材料(原木、段),生产各种食用菌。

替代栽培的优点:一是可以拓宽栽培原料来源,综合利用农林产品下脚料,将不能直接食用、经济价值极低的纤维质原料变成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节约木材,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变废为宝。 其次,可以有效扩大种植面积。 有森林的山区均可栽培,无森林资源的平原和沿海城镇也可栽培​​。 适合中小型家庭种植,更便于工厂化批量生产。 扩大食用菌生产。 新的途径开辟了。 同时,由于使用替代材料的培养基可以根据各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合理配制,栽培条件(如菇房)更容易人工控制,因此产量和质量都比较稳定,生产周期短(从接种到出菇只需3~4个月,采收只需10~11个月)。 资金回收快,四季均可生产,调整市场淡旺季,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一般每栽培1000公斤木屑或棉籽壳等代用材料,可收获鲜蘑菇600~800公斤。 从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来看,超过了分段木的生产。 是栽培香菇的有效方法。

替代栽培原料:栽培香菇的替代原料主要有阔叶树片、部分针叶树片(如柳、杉、红松)、刨花、纸屑、棉籽壳、废棉、糖等。甜菜浆、秸秆和玉米。 秸秆、玉米芯、麦秆、高粱壳、花生壳、谷壳等。此外,许多松木片经过高温发酵或摊开干燥,以去除其特有的松香气味; 它们也可以用来种植香菇。

【2】代料块植蘑菇技术措施

⑴生产流程

⑵培养基的制备

香菇菌株的培养一般有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蒸水分离三种方法。 孢子分离方法为有性繁殖,菌株生存力强,但突变率较高,一般较难掌握。 选育新品种时可采用此方法。 组织分离法和菇木分离法均为无性繁殖,品种相对稳定,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培养基制备原理

培养基是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基质。 可以提供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碳源、氮源、各种元素和生长因子,使菌丝体正常、健壮地生长。

A。 水分:香菇菌丝体含有大量水分。 水不仅是菌丝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而且菌丝的一切生理活动都必须在水的存在下进行。 因此,配制各级培养基时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水。

b. 碳源:单糖(葡萄糖)、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都是香菇菌丝体可以利用的有机碳源。 一般来说,碳是菌丝细胞中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也是能量的来源。

C。 氮源:氮是构成菌丝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有机氮(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氨氮(硫酸铵)都是菌丝体细胞的氮源。

d. 无机盐:菌丝所需的无机盐量很少,但在其生命活动中却是不可缺少的。 配制培养基时应添加少量磷、钾、硫、钙、镁等。 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等,以满足上述元素的要求。

e. 生长因子:能调节蘑菇菌丝体代谢活动的微量有机物质称为生长因子。 一般用作碳源的天然成分,如马铃薯、麦芽汁、麸皮、米糠等,富含生长因子,不需要添加。 维生素B1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制作斜面培养基时可少量添加。

F。 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agar),是从石花菜中提取的。 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影响很大。 应根据香菇菌丝体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按比例配制。 注意培养基pH值的调节。

;培养基制备方法

香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种。

A。 母培养基制作配方:

土豆

200克

葡萄糖

20克

琼脂

18~20克

1000毫升

PH值

5.5~6

本配方适用于香菇及各种食用菌母种的分离培养。 若用于保存菌种,可在配方中添加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

制法:选优质土豆,洗净去皮(若已发芽,挖出芽及周围一小块),切成薄片,称重200克。 将其放入铝锅中,加入1000毫升水,加热煮沸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汁,然后将琼脂浸入水中加入土豆汁中,继续加热至完全溶解(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溢出烧底),最后加入葡萄糖,并配成1000毫升热水,测量并调节pH值(用5%稀盐酸或5%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至所需范围内。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趁热倒入试管中。 填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 装管时注意不要让培养基粘附在试管口上。 包装完成后,插入卫生棉条。 卫生棉条松紧适中,插入长度约为卫生棉条总长度的2/3,这样有利于通风,防止外来细菌的侵入。

塞好卫生棉条后,将试管直立放入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子扎紧,或用绳子将试管扎成几捆,用牛皮纸包住卫生棉条部分纸,垂直放入高压试管中。 在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并在1.5kg/cm2的压力下维持30分钟。

灭菌后,当培养基温度降至60℃时,则形成斜坡,防止冷凝水积聚过多。 设立斜面时,先在桌子上放一根木棍,将试管逐一倾斜放置,使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1/2。 冷却凝固后形成斜面培养基。

检验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的无菌性,可取出2~3支试管,置于30℃左右的恒温箱中3天。 培养后表面仍光滑,无外来细菌出现,即可使用。 疫苗接种。 经过多次准备,如果有信心,就不需要做无菌检查。

高压灭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Ⅰ)向灭菌锅内加水至水位线高度。 首次使用前需要进行测试。 水太少,容易因干涸而发生事故。 水太多很容易导致卫生棉条受潮。

(二)火锅内放置的物料不宜过于拥挤,否则会影响蒸汽的循环和杀菌效果。 大瓶应分层放置或延长灭菌时间。

(三)盖上锅盖,同时均匀拧紧锅盖上的斜螺丝,防止漏气,关闭气阀。

(四)点燃并逐渐升温。 水沸腾后,当锅内压力升至0.5公斤/厘米2时,逐渐打开放气阀,放出锅内冷空气,直至压力降至“0”时,关闭放气阀。 如果冷空气不排出,即使压力提高到所需水平但温度未达到所需水平,也无法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

(五)当DO%达到所需压力时,开始记录灭菌时间,调节火力,始终保持所需压力一定时间。

(六)停火。 当压力自然降至“0”时,打开放气阀。

(七)打开锅盖,在锅盖下垫一块木块,让蒸汽逐渐逸出,利用余热将卫生棉条烘干。

(八)将灭菌后的材料取出,除去余水,防止锅底生锈。

b.原始培养基的制备

配方A:

锯末

78%

米糠(或麸皮)

20%

蔗糖

1%

硫酸钙(石膏粉)

1%

适量

配方B:

棉籽壳

40%

锯末

40%

麸皮或米糠

20%

蔗糖

1%

石膏粉

1%

适量

制备方法:木片以阔叶树为佳,棉籽壳(锯片)必须干燥、无霉变、无杂质。 米糠或麸皮必须新鲜且无虫害。 将锯末(或棉籽壳)与麸皮、石膏粉混合,将蔗糖溶解于水中,加入至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水从指间渗出而不滴落为止。 然后放入菌种瓶中,边装边用敲木器适度压实,直至到达瓶颈处,将表面压平,然后在培养基中央钻一个孔,到达瓶底。 最后用清水清洗瓶子外壁和瓶颈上部内壁,并套上棉塞。 用牛皮纸将棉塞和瓶口包住,并用绳子扎紧。 放入高压锅中,在1.5公斤/厘米2的压力下维持1.5小时。 如果采用局部灭菌方法,当蒸锅内温度达到100℃时,维持6至8小时。

c.培养基的制作

栽培品种的培养基配方和配制方法均来自同一品种。 当采用其他材料栽培香菇时,可以替换上述两种配方中的锯末材料,其他成分不变,形成多种替代材料配方。

;菌株的分离与培养

香菇菌种逐步扩大生产可分为三个阶段:分母种、原始种、栽培种。 实践证明,香菇菌种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关系到香菇栽培的成败。 因此,菌株分离和培养必须仔细进行。

a.母种的分离培养

母株是菌种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原菌种和栽培菌种的品质,也是香菇高产的保证。 因此,蘑菇的选择、分离和栽培必须仔细进行。

种植香菇,需要选择符合品种特点的个体:应选择结果早、出菇均匀、产量高的香菇或香菇树,选择花形规整、菌盖厚、短而粗的香菇或香菇树。茎,无害虫。 子实体用作蘑菇。

组织分离法:选择符合蘑菇栽培要求的菇芽。 用75%酒精擦拭表面后,用刀将蘑菇芽纵向切成两半。 在菌盖与精子交界处切下一小块0.5立方厘米的菌肉,置于斜面培养基中央。 如果用开放的香菇作为分离材料,则选择菌盖和菌柄交界处的菌肉。

接种后,将试管置于22℃至24℃培养箱中,培养2至3天。 白色菌丝将在组织块上生长并扩散到培养基中。 当菌丝体在斜面上完全生长后,将其移至新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成母种。

b.原始种子和栽培品种的培育

将母种子与锯末(或棉籽壳)和米糠培养基连接进行培养,用于繁殖培养种子的菌株称为原种子。 培养母种后,用接种针挑取一小块蚕豆大小,置于原种培养基上。 在22℃至24℃培养35至45天后,菌丝就会覆盖整个瓶子,这就是原始种子。 每个雌枝可收到约6至8瓶原种。

原种子直接在同一培养基中膨化培养; 用于压块的种子是栽培种子。 从原种中取出菌株,转移至灭菌瓶中。 培养温度为22℃~24℃,培养时间为约2个月以上。 每瓶原种可注入60至80瓶栽培种。

培育原种和栽培种时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原种和栽培种的接种必须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其次,接种后,从第三天开始,要经常检查是否有细菌污染,发现污染的瓶子要及时取出处理。 一般检查应持续到蘑菇菌丝体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并渗入培养基2厘米深为止。

第三,培养的菌株若暂时不使用,应移至阴凉、洁净的室内避光保存,以免菌株老化。

; 细菌团块的产生

出瓶制块的时间是7月中旬产出的栽培种子,10月上旬即可从瓶中取出制块。 拆瓶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所有开瓶用具、瓶口、容器、铲子等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3%来苏水消毒; 尽量把它拿出来分成碎片,不要把它弄碎; 边做边做,不要推得太久,也不宜过夜。

制块方法:将取出的细菌倒入边高7厘米的30厘米方形框架中。 用手将其压紧。 周围应严密,块体表面应平整。 它不应该太紧或太松。 采用配方A时,一般可用11~12瓶菌制成一块菌砖(30cm2),厚度约4.5cm; 采用B配方时,一般可以用12瓶菌做一块砖,厚度为6厘米左右。

将菌块直接压在木架上或铺有消毒塑料薄膜的地面上。 块之间的距离为3至4厘米,以利于空气流通。 压完后,盖上薄膜保湿。

其中,正确掌握香菇菌丝年龄、选择适宜季节的煤球是香菇生产的关键。

菌丝体的产生过程就是积累养分的过程。 当养分积累到一定时期,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水分、空气、光照、营养、pH值)的影响下,发生突变,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即菌丝生长转为结果身体成长。

细菌年龄太长; 瓶壁上形成一层厚厚的菌皮,这是营养物质消耗和细菌老化的表现。 压块后,虽然颜色变化很快,但颜色稍浅; 此时,压块如果暴露在高温(30℃以上)下,菌丝很容易老化,引起霉变。 菌龄太短,菌丝成熟度不够,还处于旺盛生长阶段。 压块后菌丝体容易生长,变色缓慢,颜色呈黄棕色。 由于养分积累不足,出菇也延迟。

因此,最适合成型煤的菌龄(即菌丝成熟度)应为:

① 菌丝发育至瓶底和塑料袋底部需要10~20天。 此时瓶壁开始出现白色突起(原基);

②透过瓶子可以看到瓶子内表面的菌丝呈白色,中心呈黄白色;

③打开瓶盖​​,有一股浓浓的蘑菇味;

④细菌的上表面覆盖着一层深棕色的菌膜,细菌本身有很强的粘附力。 以上四点是完全成熟菌株的特征。

具有上述特征的细菌可以从瓶子中取出并制成块状。 由于菌龄适宜,压块后菌丝愈合很快,及时变成红棕色。 如果外部条件适宜,一般压块后15~20天左右就会出现芽。

细菌年龄是一个内部因素。 当菌龄适宜时,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外部环境条件,使菌丝发生变异,形成子实体。 香菇是变温真菌。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5℃。 例如关中地区,一般在10月上旬至中旬压块。 此时温度已降至25℃以下,在砌块后可维持22℃至25℃数天。 此后气温下降,正是出菇期。 因此,各地栽培香菇,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正确确定种植时期,才能获得香菇的高产。

;出菇前管理

A。 防止高温下霉菌产生,促进菌丝快速愈合。

压菌后,掀膜的时间要随着温度的变化灵活控制。 气温高时,第二天需要通风; 温度适宜时,第三天需要通风; 气温较低时,第五天后需通风。 通风的目的是增加氧气,促进菌丝快速愈合,是防止高温下霉菌形成的有效措施。

当表面菌丝开始变白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 如果温度偏高,每天搅拌2~3次,如果温度偏低,则搅拌1~2次。 目的是降低菌团表面湿度,阻止菌丝生长,促进菌丝健康生长。

b. 利用温度差异、干湿差异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

香菇是嗜热蘑菇。 一般情况下,在恒温条件下,蘑菇原基永远不会形成菇芽。 但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它会很快形成子实体。 当菌丝已经成熟并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突然从25℃降至15℃时,菌丝很快就会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其他条件也必须满足要求,如湿度、光、空气等)。 以“7402”毒株为例,我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白天气温一般可达21℃至23℃左右,夜间可降至9℃至11℃,温差超过10°C。 压块半个月至两天后,让菌砖表面适当干燥3至5天,迫使表面菌丝相互缠绕、扭结,从而吸收周围菌丝的养分,使扭曲的菌丝逐渐膨大,形成原基和菇芽。 。 当菇芽长到黄豆大小时,及时喷水,以利子实体生长。 因此,适当的干燥有利于形成成熟的菌丝原基,重新湿润则有利于原基生长成蘑菇。

;出菇期的管理

加强各阶段水分管理是提高食用菌产量的重要措施。

根据不同季节香菇的生长特点,水分管理也有重点。 秋菇(10月至12月)菌丝体旺盛,培养料中含水量充足,能满足原基生长。 管理主要是保持菇房湿润,用塑料薄膜控制小气候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A。 当出现小蘑菇芽时,应将覆盖的塑料薄膜抬高 5 至 6 英寸,以便它们发芽。

b. 根据蘑菇的大小和数量以及温度,可灵活控制水量,保持空气湿度在85%至90%。

C。 第一批蘑菇采收后,停止浇水几天,以利菌丝恢复,然后连续喷水几天,使其干湿结合; 温差增大10℃以上,有利于下一批子实体的形成。

对于冬季蘑菇(一月至二月),每个蘑菇块不宜太湿,只要保持蘑菇块湿润即可。 湿度过大会不利于菌丝生长,小蘑菇容易死亡。 冬天一般只需要一朵蘑菇。 主要是为了培养菌体生长旺盛,块内水分不应低于40%,一般以50%为理想。

春出菇(3月至5月),春出菇的水分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随着气温升高,菌团含水量减少,应适当补充水分。

菇房相对湿度可通过空中喷洒、地面浇水等方法调节至85%~90%之间。 用喷雾器将水均匀地喷在蘑菇砖表面,保持蘑菇砖湿润。

喷水时注意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菌砖干燥时多喷,潮湿时少喷,菌丝衰弱时少喷或少喷。有少量杂菌,要灵活掌握。

当菌砖内部因蒸发和多批蘑菇生长而失​​去过多水分,含水量低于40%时,子实体的形成就会受到抑制。 此时,可将细菌砖直接放入水中浸泡12~24小时,增加细菌砖的重量约1斤,以补充细菌砖的水分。 如果此时温度在15℃左右,应将取出的菌块放入培养室中促进出芽(温度控制在22℃左右)。 当形成较多子实体时,即可移回菇房保湿出菇。 采用这种分批泡水促出芽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香菇的产量。

如果细菌砖表面的菌膜太厚,水很难浸进去,可以用小刀在表面划几处,以利于吸水。 每批蘑菇采收后用水浸泡10天以上,或出现少量蘑菇芽时,可刺激蘑菇出苗和生长。

; 收获和加工

A。 采收:采收早会影响产量,采收晚会影响质地。 只有坚持先熟先到的原则,才能实现高产、优质。 具体采收标准是:菌盖未完全打开、菌盖边缘稍内卷、菌褶全部伸直时为采收最佳时期,宜在晴天采摘。 。

b. 干燥:烘烤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蘑菇的品质。 火力太强,蘑菇会被烧焦; 如果火力不足,蘑菇就会变黑。 如果时间太长,它们就会腐烂。 特别要注意烘烤方法。 香菇的干燥方法有两种:晒干和晒干。 目前多采用晒干和晒干相结合的方法。

(一)干燥:目的是消除香菇的水分,达到商标干燥标准,水分含量在13%左右,以利于长期保存。 烘烤时请注意:收到当天烘烤。 应先降低火力或其他热源,然后再升高。 开始时不宜超过40℃,每3~4小时增加5℃,最后不超过65℃。 烘烤的时候最好不要一下子干,等到80%的时候才烘烤出来; 然后“重新烘烤”3至4小时,使其干燥一致、香味浓烈、不宜破碎。 烘烤后的质量标准:香气浓郁,色泽好(菌盖棕褐色,细胞淡黄色),菌褶新鲜,不破碎,含水量达13%,太干不易包装,太湿不易保存。

(二)晒干结合:先将鲜蘑菇菌类朝上放置,在阳光下晒6小时左右。 当它们还湿的时候立即烘烤。 这样,其色泽好、营养好、香味浓、成本低。

(三)分级与储存:干蘑菇易吸潮、发霉变质、虫蛀,影响品质。 因此,蘑菇晒干后应立即按大小、厚薄分类,然后迅速装箱或用塑料袋密封,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