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蔬菜变得有文化
蔬菜还有一个传说。 /图片·像素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对美食的尊重。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饮食文化”中,以“五菜为馅”等饮食理念为基础的“中国蔬菜文化”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记载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各种生活方式。 其中提到蔬菜的有37篇,如《关涌》中的豆瓣菜、《草虫》中的蕨菜、《七月》等。 向日葵等等,这也成为了极其珍贵的文化印记。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文化交流,许多新品种的蔬菜陆续从陆地和海洋引进驯化。 西汉时期是从外地引进蔬菜数量最多的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蔬菜,大多都标有“胡”字,比如葱、豆类等,也有一些蔬菜没有“胡”字。 其中,有一种蔬菜叫“苜蓿”,现产于西北地区。 还有很多地方正在种植。
苜蓿芽是一种低热量、营养丰富的天然碱性食品,可以帮助肉食者中和体内血液的酸性。 /图片·Pixabay
古人特别注重蔬菜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添加传说,还是夸张起源,他们都想在“配料”中添加一些浪漫的文化气息。
例如,宋代小说《清漪录》中,蔬菜被称为“双齿羊”、“子相公”——有一个神“叫子相公,属菜”——并用蔬菜来神化拟人化的名字。 所谓“穷羊有牙”,就是指穷人赖以充饥的蔬菜。
每一个蔬菜称谓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一个传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蔬菜的植物分类系统变得更加详细和复杂。 /图片·Pixabay
认识蔬菜,
让我们首先知道它叫什么
在几代北方人的记忆中,一入冬,大白菜就迎来了灿烂的时刻。 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购买大量的白菜来养家度过整个冬天。 尤其是在东北,冬季储存的大白菜,往往是用重石板压在大缸里。 经过发酵,最终成为冰天雪地里铁锅炖出的名菜,衬托出肉的独特味道。 当热炕头、大铁锅、大白菜一起出现时,民间自然会用烟花来蒸。
然而现在这么接地气的大白菜,在古时候只是看着标题就带着一点诗意。 当时,大白菜被称为“兰菘”。 南北朝时期,齐明尚书周雍辞官隐居金陵中山。 有一天,文惠王问周雍:“哪道菜最好吃?” 周勇答道:“早春韭菜,深秋韭菜。” 已故的兄弟姐妹。” 在这一问一答中,“兰丝布”似乎也被赋予了一种甘于贫穷的隐士风范。
芜菁,又名大头菜。 /图片·Pixabay
又如,“盘菜”在中国最早的记载是在先秦时期,但它在民间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却是“萝卜”。 儒家经典《尚书·愚公》有记载:《报国》经茂。”其注云:“经茂,亦称经茂。”
后来相传诸葛亮在隆中做事时发明了腌制方法。 因为携带方便,诸葛亮就把这种“大头菜”作为行军菜。 从此,这道菜又被称为“诸葛菜”。 可见,蔬菜名称的由来往往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据张平珍在《中国蔬菜》一书中考证,目前现代科学分类的270多种蔬菜中,有5000多个蔬菜名称。 命名这些名字的复杂性涵盖了给它们命名的过程。 ,其中还包括许多地理和历史因素。
对蔬菜进行分类命名看似没有实际意义,但它不仅是栽培和保护蔬菜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认识蔬菜、进入“蔬菜文化”的有效途径。
蔬菜的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图·pexels
这些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因素,构成了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几千年来,人们根据属性和生态特征、食用器官或部分的形态特征、栽培或野生特征等多种因素,给蔬菜赋予了二十、三十个统称。
其中,“菜”的称谓最早见于古代文献汇编《易州书·大荒解》中“不种菜,不食籽”,《尔雅·食田》中的“未熟菜为佳肴”。 ”。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不种菜,就没有饭吃;不种菜,就没有饭吃;不种菜,就没有饭吃。 如果蔬菜的生长受到灾害的影响,就会导致饥荒。
公元16世纪,明代李时珍首先开始对蔬菜进行正式分类。 《本草纲目》云:“凡能食用的草木,谓之蔬菜”。 这意味着所有可食用的草药都可以称为蔬菜。 “采集草,可以作为谷物食用的,称为谷物部分。” 李时珍把蔬菜分成蔬菜部分。 这种分类思想影响了18世纪西方古典自然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的编撰,甚至对现代科学分类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蔬菜的植物分类系统变得更加详细和复杂。 除了分类之外,统一各种蔬菜的名称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进步,蔬菜的植物分类系统变得更加详细和复杂。 /图·pexels
到目前为止,还存在“不同菜肴同名”或“一菜有多个名称”的情况。 例如:生菜和菊苣都叫生菜,花椰菜和卷心菜都叫花椰菜。 比较常见的茄子、大葱、茴香等,各有十、二十个不同的别称。
此外,还有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俗称,如大头菜,北京、天津等地称“洋白菜”,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称“莲白”,还有“莲白”等。分布于广东、广西。 在其他地方,它被称为“白菜”。
然而,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虽然如今可以吃的蔬菜种类繁多,但许多不常吃的蔬菜品种正在逐渐消失。
田野里的“活化石”
昔日北京冬天的巷子里,不时能听到“萝卜对梨”摊贩叫卖“北京最美萝卜”的叫喊声。 这种萝卜除了酥脆、水分丰富、含糖量高之外,还含有比梨更高的其他成分。 地名的由来是因为这种萝卜只生长在北京郊区。 同样,还有天津卫青萝卜、烟台红鼎萝卜、山东潍坊萝卜等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品种。
胡萝卜和洋葱。 /图片视觉中国
张天柱、张德春在《蔬菜宝典》中研究的几十种知名特产蔬菜,每一种都有丰富的文化典故,有的品种甚至堪称田间的“活化石”。
《燕子春秋·燕子食处》云:“橘子生于淮南者谓之橘,生于淮北者谓之橘。” 这意味着农作物生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它们的名称并不通用。 。
中国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带。 大自然赋予了不同地区蔬菜不同的发育条件。 无论是原产于当地的蔬菜,还是引进的蔬菜,都是经过农民长期精心培育和挑选的。 存精代代相传,选育的优良品种可谓丰富多彩。
菠菜,又名波斯菜、红根菜、鹦鹉菜,是我国餐桌上常见的绿色蔬菜。 /图片视觉中国
新泰著名芹菜是山东特产。 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在享用新泰明宫芹菜时,不小心将芹菜掉在了地上。 芹菜突然碎裂,溅起水花,像翡翠一样在地上滚动。 康熙大喜,连忙称赞道:“鲜海鲜,不如明公芹菜鲜”。 从此,著名的民间蔬菜芹菜被推荐为宫廷贡品,当地民间也形成了“宴无芹菜不成”的习俗。
辣椒的营养价值很高,堪称“蔬菜之冠”。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燕王北伐时从山西洪洞带来了辣椒种子。 从此,山西辣椒在望都开花结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清末,“王都辣椒”因其品种优质、种植规模大,为王都赢得了“辣城”的美誉,甚至成为河北名贵土特产。
山东人爱吃洋葱,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吃。 “章丘大葱”因产于山东济南章丘而得名。 公元681年,他们从中国西北传入齐鲁。 这种大葱具有特殊的香气和辛辣的味道,不仅能增进食欲,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是大葱,肥美,微甜,生食、冷食或调味都很不错。 明朝时期,“章丘大葱”被明世宗封为“葱王”。 如今,“北京烤鸭”的标准配料——葱丝,就来自章丘大葱。
薯。 /图片视觉中国
由此看来,独特的蔬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而是特定历史时期几代人辛勤耕耘、培育的结果。 它们是物质与精神结合的产物。
农业部成立农产品地理标志办公室,颁布《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对符合《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进行保护。
人们对独特的产品情有独钟,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由于产地的限制,独特的产品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往往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从而产生了几个美丽的传说。 生活告诉人们,历史是文化的源泉。 产品的历史从哪里开始,它的文化就从哪里开始。
吃蔬菜,吃文化
古人注重审美,对于自然事物,总能找到化自然为修身的文化境界。
比如被认为是第一蔬菜的“黄芽”,有一个非常雅致的名字,叫做“安苏菜”。
吃葡萄当菜,让人向往帝都的繁华; 吃鹰嘴豆换笋,让人产生退却的念头。 赋予蔬菜文化,其实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茄子。 /图片视觉中国
以茄子为例。 南北朝时期,沉约十分喜爱茄子,因此写了一首《杏园诗》诗,称茄子有绚烂的美感:“寒瓜卧田埂,秋茭满。”紫茄子烂了,绿芋参差了。” 古人也称茄子为“昆仑瓜”,将人生哲理与审美趣味联系起来。 更有趣的是,茄子与“姻”字有关,但古代的僧人却非常爱吃茄子。 另外,茄子的形状是扇形,这也是文人创作时的灵感来源。
周敦颐曾将荷花比喻为“花中君子”。 竹笋也是古人眼中的“菜中君子”。 文人墨客大都喜爱竹笋。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则人瘦,无竹则俗。”
竹笋的美在于:干净、干净、香、脆,最重要的是新鲜。 据说嫩猪不如笋好吃,而当笋和肉一起做菜时,很多人都会先把笋吃光。 古人之所以如此喜爱竹笋,是因为很少有东西能与竹笋相媲美。 竹笋单独煮的话味道很好。 因此,竹子有“孤独君子”的形象:不拉帮结派,品行高尚。
菌类蔬菜古称“蘑菇”。 /图·pexels
菌类蔬菜古称“蘑菇”。 南宋时期,一位名叫陈仁玉的青年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着《蘑菇谱系》,记载了11种大型菌类和蔬菜。 “食此物者,如吸山川之气,无一不于人”——在古人的生命哲学中,凡是有体的东西都会产生糟粕,而菌类却是“物”。无体”,由“气”产生。 食用菌仿佛吸收了山川草木之气。
历史在发展,文化在传承。 产品每年都在消费、生产,但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却每年都在积累和丰富。 正是因为这些积累的文化遗产,中国的“蔬菜文化”才蜚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