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市场

2022年中国豆粕市场供需状况及价格走势分析下游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龙鱼(300999)、西王食品(000639)、道道全(002852)、金健米业(600127)、京粮控股(000505)、海大集团(002311.SZ)、通威股份(600438.SH) )、温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唐人神(002567.SZ)、大北农(002385.SZ)、禾丰股份(603609.SH)、正邦科技(002157.SZ)、奥农生物科技(603363.SH)等

 

本文核心数据:大豆产量、大豆进口量、豆粕产量、豆粕消费、消费结构、豆粕价格

供应:

——原料大豆依赖进口

2011年至2020年我国大豆年均产量为1483万吨,其中2015年我国大豆产量仅为1237万吨。 直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内大豆产量才逐渐恢复增长。 到2020年,大豆产量达到1960万吨。 但不足2000万吨的大豆产量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80%以上的大豆消费依赖进口。

图表1:2011-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亿吨,同比增长13.35%。 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规模为9700万吨。 我国大豆进口占比较大,短期内难以摆脱对国外的依赖。

图表2:2011-2021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变化情况(单位:百万吨)/

——豆粕产量居世界第一

2017/18年至2020/21年,我国豆粕产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2020/21年度豆粕产量达7365.6万吨,较2019/20年度增长1.64%,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美国农业部2022年3月预测数据,2021/22年度中国豆粕产量将小幅下降至7286.4万吨。

图表3:2017/18-2021/22年度中国豆粕产量及增速(单位:千吨,%)/

需要:

——消费量突破7200万吨

2017/18年至2020/21年,我国豆粕消费量也是先降后升。 2020/21年度,我国豆粕消费量达7267.8万吨,较2019/20年度小幅增长1.64%。 美国农业部2021年3月预测数据显示,2021/22年度中国豆粕消费量将减少0.90%。

图表4:2017/18-2021/22年度中国豆粕消费量及增速(单位:千吨,%)/

——饲料消耗量约占85%

从豆粕下游消费结构来看,目前国内豆粕消费量中约85%用于饲料消费,其中生猪、家禽养殖占豆粕饲料消费比例最大。 因此,豆粕下游消费受到养殖业景气度的影响。 影响更大。

图表5:2020年中国豆粕消费结构(单位:%)/

价格:

——年后豆粕价格将快速上涨,下游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2020年至2022年,我国棕榈油期货价格将震荡上涨。 进入2022年,我国豆粕期货价格一路飙升。 截至2022年2月,我国豆粕期货价格已上涨至4066.88元/吨。 豆粕价格上涨给下游饲料、养殖环节带来压力。 不少养殖企业正在通过科学调整配方、减少蛋白质用量来减轻豆粕价格飙升带来的饲料成本压力。

图表6:2020-2022年中国豆粕期货价格(单位:元/吨)/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豆加工行业产销需求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地图、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等服务。 包括招商、IPO募集资金可行性研究、IPO业务及技术写作、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深入的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家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