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研究成果有待良性市场运作
本网讯尽管窗外阳光灿烂,左心顺心中却有愁云一片。 2002年11月,来自东北的左心顺投资近百万元在贵阳市乌当区成立了贵阳黔本草生物工程有 限公司,这是贵州省首家主要从事珍贵药、食两用真菌--蛹虫草及其系列产品的培育、推广、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民营生物高科技企业。 左心顺雄心勃勃,意图将虫草人工室内立体瓶栽技术这一国内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在黔中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引导、扶持和消费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制约,至今,企业始终未能形成良好的生产和市场规模,因此陷入尴尬境地。 “宁要虫草一把,不要金玉满车”,这句民间俗语道破了这种“冬为虫、夏为草”的神奇药材的名贵珍稀。正因为虫草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人们的滥挖滥掘导致虫草野生资源日渐匮乏。野生虫草甚至一度卖到1.5万元1公斤的天价,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承受如此高昂的消费。为保护濒临枯竭的天然虫草资源,国家有关部门已明令严禁挖掘野生虫草。 而人工培育的虫草,经国家权威部门的科学检测,其营养成分完全可与野生虫草相媲美。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所梁宗琦教授介绍,贵州省气候适宜,海拔高度适度,非常适合虫草的生长发育。在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数百个野生虫草品种中,贵州省就占了30多个。为使虫草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同时也更好地保护野生虫草资源,该研究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致力于虫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系统研究,1991年获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1992年,该研究室开发出的虫草酒在香港获金奖,2000年4月,该研究室与贵州赤天化集团联合共建了“贵州大学--赤天化微生物工程中心”,将研究室的研究成果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转化为产品投放市场。目前已经建成一条15吨发酵罐组成的生产线,两个虫草产品也已推向市场。 虫草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科研为支撑,更需要灵括有效的市场运作。 在地处乌当区贵阳市农科院内的黔本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左心顺介绍,公司目前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农业”形式统购统销虫草产品。农民只要花钱购买一定数量的菌种,并经过技术培训,就完全可以在自家的房前屋后进行虫草栽种,一两个月虫草生长成熟之后,该公司按照事先签订的价格回收虫草,并对虫草进行深加工后投放市场。 此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虫草的市场供需矛盾,也为农民提供一条可行的致富道路。企业自身也会走上培训、推广、服务、销售、开发一体化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循环轨道。 “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农民对这一新兴产业的认识不足,因此生产规模较小,产量极为有限,从而影响到公司对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左心顺道出自己的苦衷。目前,该公司正积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力度,极力拓展生产规模,并与省内外虫草开发利用的实力企业合作,对虫草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使公司早日走出困境,同时也使虫草早日走进寻常百姓家。 据了解,尽管贵州省虫草研究在国内当之无愧属于第一流水平,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理优势,但在人工虫草的开发利用上,贵州省却落在了许多省份之后。(彭茂代乐李凯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