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功效

南阳市: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南阳是食用菌适生区也是全国全省食用菌生产大市。正确分析现状准确把握形势破解制约瓶颈对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阳食用菌人工栽培经历50多年发展历程。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为起步阶段受需求限制仅零星种植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为缓慢发展阶段规模不大种类少产量有限90年代中期以来为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市食用菌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格局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

一是基地巩固扩大,总量稳步增加。2010年食用菌鲜品产量39.66万吨,2011年突破40万吨,达到48.08万吨2012年保持在45万吨以上,产值35亿元。食用菌年产量、总产值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西峡香菇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原生态保护产品。

二是深加工快速发展,链条不断拉长。全市食用菌规模加工企业30家其中初加工企业25家深加工企业5家。2011年食用菌初级加工30万吨,占62.4%深加工5万吨,占总量11.1%。西峡香菇城年加工香菇7000吨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南阳张仲景大厨房有限公司加工生产香菇酱7000万瓶产值3亿元。

三是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出口创汇成效显著。全市培育出了西峡双龙、内乡夏馆等大中型食用菌专业市场10多个其中西峡双龙香菇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5亿元以上,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干品交易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西峡香菇80%出口到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2011年全县出口香菇1.7万吨,占全国香菇出口量的70%出口额2.87亿美元占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货值的20%是河南省最大的单个农产品出口产品。

四是品牌效益凸现市场竞争力增强。全市培育了西峡香菇、仲景、龙乡、正儿八经、伏牛山、九顺达等知名品牌。西峡香菇驰名中外日本香菇市场70%来自西峡。卧龙区青华、镇平彭营生产的金针菇畅销四川、湖南、广州等省市。

五是实现集约化生产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市建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88家,初步形成了以南阳明泰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以农户为单元的联合生产模式,以合作社、大户为主导的集中生产模式。西峡县3万农户种植香菇,年产值20亿元,占全县农业收入的45%和菌农收入的70%以上。

虽然南阳市食用菌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以香菇、木耳为主的木腐菌类占90%以平菇、金针菇为代表的草腐菌类仅占10%。草腐菌尚处于点片发展、无序发展状态。二是科技体系建设滞后。全市食用菌科研和技术推广力量薄弱。全市拥有高级职称的食用菌科技人员不到10人。食用菌替代物研究滞后,全市秸秆发展食用菌不足0.5%。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全市食用菌加工、流通类企业约70家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企业、合作社、基地、菌农利益链接不紧密。四是政策扶持不够。除西峡县有专业的组织领导机构且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外其他县市区均没有专门领导机构,也没有投入资金扶持发展。

食用菌主要分草腐菌和木腐菌两大类。草腐菌是以吸收禾草秸秆(如稻草、麦草)等腐草中的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的菌类,如双孢菇、白灵菇、杏鲍菇、草菇、姬松茸、鸡腿菇等。木腐菌以木材为主要营养源,如香菇、木耳、灵芝和猴头菇等。

据专家分析,食用菌发展潜力很大。目前,除中国外,全球食用菌年产量约3200万吨需求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2011年国外人均年消费食用菌约20Kg,中国人均仅1kg,河南省2.5Kg,南阳市2Kg。按照人均每天消费菌类0.2Kg计算,人均每年消费菌类将达到73 Kg。未来我国居民食用菌消费量将以10%速度递增,总需求量将急剧扩大。特别是草腐菌,以其环保、简便、高效等特点受到市场和菌农的青睐,市场潜力更大。

(一)草腐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首先,草腐菌是朝阳产业。草腐菌产品以其营养丰富、药用保健、绿色环保的特点,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市场潜力巨大。草腐菌产业是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村经营,菌农发展热情高涨。其次,草腐菌是保健产业。草腐菌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素的食品,微量元素含量较多,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抗癌效果显著、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功效,被称为21世纪的保健食品。同时,草腐菌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学添加剂,是典型的绿色食品。其三,草腐菌是环保产业。草腐菌栽培原料主要为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产品收获后的培养基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还田,实现种植业、养殖业间相互利用,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其四,草腐菌是高效产业。调查显示,草腐菌每亩净产值约2.85万元,是大棚西红柿的3.8倍,是棉花的29.4倍,是玉米纯收益的28倍。草腐菌可充分利用坡地、荒地、林地、房前屋后等空间资源。

(二)草腐菌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政策层面看,草腐菌更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的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各项措施的落实,草腐菌类增长超过木腐菌,近年这一趋势日益显现。从生产趋势看,草腐菌更有发展潜力。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下,香菇生产将稳定总量,突出质量效益,而以双孢菇、白灵菇、草菇、金针菇等为主的草腐菌类逐渐成为发展最快、效益最稳定的菌类品种。从资源利用看,草腐菌更有发展空间。香菇等木腐菌类主要消耗木质资源,草腐菌重点依靠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生产,而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可被开发利用,变废为宝。从市场需求看,市场需求空间很大。草腐菌品种多,可满足城乡居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特别是茶树菇、真姬菇、金针菇、杏鲍菇、姬松茸、蘑菇等草腐菌类价位始终保持上涨趋势。从生产技术来看,草腐菌生产技术简便易行,容易操作。从生产投入看,草腐菌生产投入小,产出高。以草菇为例,按栽培100m2计算投入成本仅2000元产值达到9000元投入产出比为1∶4.5。从南阳实际看发展食用菌特别是草腐菌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牧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减轻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三)南阳发展草腐菌产业条件优越。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南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为不同种类的草腐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产量高、质量优。同时,可科学布局合理安排生产季节或反季节设施栽培实现同一菌类或多种菌类周年生产抢占市场。二是原材料资源丰富。全市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材料1200万吨以上动物粪便350万吨以上。可栽培双孢菇、草菇等草腐菌2亿m2。三是成本优势明显。草腐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南阳劳动力资源充足草腐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以生产双孢菇为例国外每生产100公斤双孢菇的成本一般为40美元而在南阳仅需100元人民币。四是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南阳市食用菌产业特别是草腐菌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有较高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条件在新品种开发、优质高产栽培和适应市场转型等方面均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南阳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以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提升产业、增加效益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巩固提升木腐菌、大力发展草腐菌、积极开发特色菌,突破发展加工业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水平加快南阳由食用菌大市向强市跨越。到2015年全市袋栽菌类达到4亿袋草腐菌类、木腐菌类比例由目前的1∶9调整为4∶62020年达到6亿袋左右草腐菌类、木腐菌类比例调整为6∶4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90万吨、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菌产品加工增值20亿元以上。再创2-3个全国知名品牌全市年出口创汇5亿美元以上。

(一)调整生产结构,发展草腐菌类。重点实施“三大转移”一是由木腐菌类向草腐菌类转移。由于栽培木腐菌类对林木资源消耗较大,存在资源枯竭的窘态,更与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可持续农业政策相背离。南阳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1200万吨以上除约600万吨还田、做饲料外尚有600万吨没有有效利用。要在利用柞木下伐枝、果树伐枝,稳定生产木腐菌的同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粪等资源循环栽培双孢菇、草菇、巴西菇、白灵菇、金针菇、平菇、杏鲍菇、鲍鱼菇等草腐菌类。600万吨秸秆如果利用50%可生产1.2亿平方米双孢菇产值90亿元。二是由山区向平原转移。县域间食用菌发展不平衡西峡、内乡、桐柏、南召等山区县发展较快新野、社旗、镇平、卧龙、宛城等平原县市区发展较慢。在巩固山区发展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平原地区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草腐菌类。三是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并举转移。我国大面积栽培的食用菌有近20个品种。南阳要在稳定现有食用菌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有市场前景的新品种形成多菌并举的局面。

(二)建设草腐菌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巩固木腐菌类,大力发展草腐菌类。一是巩固香菇生产基地。以西峡香菇为重点辐射淅川、内乡、桐柏、方城等山区乡镇利用150万吨柞树枝条50万吨果树、残次林枝条发展香菇等木腐菌生产。同时,利用香菇的废料生产鸡腿菇、草菇等草腐菌,充分利用木材资源。二是建立珍稀草腐菌生产基地。以镇平、新野、邓州、唐河等县市区为重点栽培白灵菇、鸡腿菇、金针菇、双孢菇、金福菇、巴西菇等珍稀草腐菌生产基地。三是建设鲜品生产基地。以南阳中心城区、各县市区城区及城郊为主建立金针菇、平菇、草菇、香菇等鲜品生产基地。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推行设施标准化、管理模式化、服务专业化、生产工厂化模式。典型引路,在万亩示范区、标准化畜牧养殖示范区、新型农村社区,特别是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要大力发展草腐菌产业,打造样板,辐射引领基地建设。

(三)发展精深加工业,实现增值增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方面将大量鲜品转化解决鲜品大量上市时菇贱伤农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获取高额的增值。目前南阳市食用菌深加工能力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巩固壮大现有加工企业的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埠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入南阳市食用菌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加工出口企业,提升加工出口能力。二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搞好企业与基地对接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支持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引进先进设备研发调味品、保健品、药品、饮品等系列产品。在巩固原有品牌的基础上广泛争创品牌抢占市场份额。

(四)完善市场体系,搞活产品流通。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是做大做强现代菌业的重要环节。一是提升现有市场。加强西峡双龙、内乡夏馆等市场的硬件、软件建设,提高交易水平,扩大交易规模市场年交易额达到40亿元。二是健全信息服务体系。依托批发市场交易平台和商务网络平台发布国内外重要食用菌产品生产与供求信息强化信息引导生产功能和沟通产销衔接功能。三是发展现代流通业务。鼓励创新交易方式加快发展产品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务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与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产销机制。四是发展中介组织。培育发展合作社、购销大户、经纪人等市场中介组织鼓励一部分农民从生产环节脱离出来专职从事食用菌产品贩销搞活市场流通。

(五)健全服务网络,提升产业水平。重点构建四大体系一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材料供应、产品加工、储运和销售等项服务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二是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健全食用菌科研与推广体系重点选育一批新的优质高产菌种、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实现产品保鲜、产品加工新突破。三是构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和基地准出,建立质量信誉保障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强化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四是构建菌政管理体系。建立菌政管理体系,加强菌种质量跟踪管理、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

(六)强化政策保障,推动产业有序发展。一是组织保障。树立大农业意识把食用菌产业列入富民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引导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二是人才保障。建立完善食用菌技术服务网络。将食用菌专业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引进计划培养高级科技和管理型人才。三是资金保障。增加科技推广经费投入开展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场点建设。按照农户自筹、政府扶持、信贷支持、引进外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四是保障。广泛宣传发动,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