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文化

有特色!昆明官渡一小学举办野生菌文化节【3】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菌子的好“食”光,但是如何识别野生菌、判断一朵菌子有毒无毒?这可是一项技术活。不过,对于昆明市官渡区福德小学的师生来说,不是难事。因为,学校已经连续6年举办野生菌文化节,野生菌知识也融入了各学科课程之中。

近日,“福德菌语”第六届校园野生菌文化节开幕,校园里随时可见各式各样的野生菌,操场上还有一朵朵可爱的“小蘑菇”,冰冻野生菌、巨大蘑菇云创意十足的野生菌科技展演瞬间点燃活动现场。

绵延数百米的展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野生菌:牛肝菌、鸡枞、松茸、干巴、青头菌每种菌子旁都贴着有名称、产地等信息的小卡片。这些菌子都是家长们带过来进行展示的。

福德小学毗邻中国最大的野生菌批发市场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许多学生家长都从事与野生菌相关的工作,拾菌子、分菌子、辨菌子、洗菌子、卖菌子成为福德孩子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还有部分师生对野生菌不是很了解,怎么鉴别有毒无毒?怎么做才最好吃?现场,家长们也当起了老师。

“这是黄牛肝、这是紫牛肝”家长刘东霖拿着菌子介绍着,她告诉孩子们,可以从外形以及气味等方面,去鉴别一朵野生菌有毒无毒,“那些颜色鲜艳,菌伞是红紫、或杂色斑点的,或者闻起来有苦味、臭味,就要注意了,可能是毒菌子。”

学校操场上摆放着真菌子,校园里还陈列着不少野生菌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让同学们全方位、多角度去了解野生菌。

福德小学校长王蜃淋介绍,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科研兴教的理念,在不断探索学习。学校课题《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小学野生菌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在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第一批重点课题中已获立项。最近,这一课题又被立项为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单位资助课题。

“云南野生菌资源丰富,学校将其作为办学中珍贵的课程资源,通过以野生菌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劳动素养,展现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王蜃淋介绍。(关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