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市场

之九:市场供求实现由紧缺到宽松

世纪,我国经济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巨变,从贫穷积弱走上了繁荣富强。历览百年沧桑,细数世纪变迁,应当说,国内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伏跌宕,全面展现出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绵延的历程与轨迹。尤其是改革开放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高,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国内供求形势由紧缺转向宽松,自建国以来历经数十年的短缺经济终告结束。

解放初期满目疮痍、混乱不堪、商品极度匮乏。195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实现277亿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总方针的确立,给我国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198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01亿元,比1978年增长4.2倍。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僵滞,流通渠道单一,供应仍显短缺。不少重要商品实行有计划的凭票证限量供应。改革开放初期,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须托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商品匮乏的阴影下,只要一传出“涨价”的风声,各大商场立刻就会涌起抢购狂潮。彩电、冰箱、电风扇,不问好坏,一买而空,连粮食和洗衣粉,都成袋成箱往家搬。人们实在是穷怕了!这种计划经济年代因商品短缺造成的特殊现象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商品极大丰富,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不知不觉间,一条时代的分界线被跨过: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宣告结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到90年代中后期,一般性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明显缓解,全面买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到200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595亿元,比1989年增长3.6倍,年均增幅高达15.9%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供给能力的快速扩张。尤其是轻工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工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主要工业消费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提供了丰富的货源。为满足居民生活多样性要求,国外生活消费品如服装、酒类、水果等进口也较多。市场上吃、穿、用各类商品更加琳琅满目,供应充裕,价格平稳,消费者选择空间加大,市场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活跃景象。

我国农业发展尽管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经过亿万农民的共同努力,农产品供求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已由供给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转变。

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菜籽、烟叶、肉类、蛋类、水产品、蔬菜产量均稳居世界首位。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占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了全球1/4的粮食,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大家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历史性进步。粮食产量连续几年稳定在5亿吨左右,棉花、油料、肉蛋、水产、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有的位居世界前列。在农业丰收的同时,国家通过调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菜篮子”工程取得实效,农产品供应状况进一步好转,上市的农产品不论在质量上,还是档次上都有所提高,充分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商品越来越丰富。现在人们经常谈论的已经不是市场上“什么东西不好买”,而是市场上又出现了哪些新商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高,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缺吃少穿、动辄凭票供应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农业人口占62.3%的大国,大家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历史性进步。

从1978年开始的商业改革,是针对原有流通体制的种种弊端,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调整和改革农产品和日用工业品购销体制;调整社会商业结构,恢复、发展农村集市贸易,鼓励支持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商业发展,将一些适合集体、个体经营的国营小型商业、饮食和服务企业转为集体或个体所有;通过试行经营责任制、经营承包责任制和“改、转、租、卖”等方式,加快国营商业企业改革步伐。由此直接带来的效应是,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市场繁荣活跃。

在中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1985年我国商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结束了30多年对主要农产品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价格偏低的局面,肯定了农产品的商品属性,扩大了市场调节范围。同时批发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革,国营批发企业延续30多年的“三固定”批发模式和“一、二、三、零”封闭式经营,以行政手段层层分配、调拨商品的旧运行机制,为“三多一少”的开放式经营的新运行机制所取代。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国内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商品市场体系初建框架;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填补了生产资料市场的“空白”;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公有商业的“一统天下”;外商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商品市场的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居主导地位,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

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商业网点遍及全国。据统计,到1999年末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达到2000万个,从业人员达到5800万人。现在,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都能够为顾客提供方便的服务。各类商品市场的空前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3085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47152个,农产品交易市场27167个,工业消费品交易市场10163个,生产资料交易市场6631个。2001年全国城乡集贸市场交易额达24949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数百倍之多,比1989年增长11.6倍。

50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最快的50年。经过50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多数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长期以来和改革开放初期商品供应紧张的状况已不复存在,据测算目前市场上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100%,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难找到。据有关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仍占一定比重。“九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逐渐被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所取代,供不应求的商品目前在市场上已基本消失。根据国内贸易商业信息中心逐年对600余种大类商品供求状况的排队分析表明,从1998年上半年起,这些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许多供不应求的商品到市场经济时期已经变为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基本供给层面上的商品己经不再存在供不应求,商品“过剩”的问题有所发展。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基本消失,1998年下半年商品供过于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到2002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86.3%,与2001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3.4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3.7%

(二)物价涨幅由升转降。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多数商品实行国家定价,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供应紧张,价格又不断放开,致使物价指数节节攀升。近二年由于商品供求状况发生变化,物价涨幅也出现了回落走势。

(三)消费者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短缺,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改革开放以后,商品供应日益丰富,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商品,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居民挑选余地大大拓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之后,“有没有”的问题退居次要位置,“好不好”的问题上升到显要位置。面对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增大,需求开始分层,并向多元化、高质量方面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对店家花样翻新的促销,人们却矜持地看着,挑剔着,比较着。

(四)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增强。过去生产者按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与市场脱节较多。现在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市场对生产者起导向作用。“九五”期间,随着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者按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与市场脱节较多的状况,在“九五”期间得到了根本性改变。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按需生产、市场主导,成为农业和企业产品生产的方向。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居主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新用途、高技术的商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地位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五)购物环境好转。在城市,一座座具有时代气息和多种服务功能的大型综合商厦不断涌现,精美的装潢,一流的设施,丰富的商品,优质的服务,使广大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享受着现代生活的时尚。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巨大变革,多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如超级市场、便民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无店铺销售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原有的百货店等业态,逐渐摆脱旧的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展望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将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市场发育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作用将更加突出,稳定发展将继续成为国内商品市场运行的主旋律,城乡市场差距可望进一步缩小,农村市场将被进一步开拓,城乡居民在整体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不同消费层次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生产资料市场在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同时,将进一步朝全方位、现代化方向发展。

20世纪,我国经济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巨变,从贫穷积弱走上了繁荣富强。历览百年沧桑,细数世纪变迁,应当说,国内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伏跌宕,全面展现出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绵延的历程与轨迹。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高,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国内供求形势由紧缺转向宽松,自建国以来历经数十年的短缺经济终告结束。

195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实现277亿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总方针的确立,给我国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198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01亿元,比1978年增长4.2倍。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僵滞,流通渠道单一,供应仍显短缺。不少重要商品实行有计划的凭票证限量供应。改革开放初期,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须托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商品匮乏的阴影下,只要一传出“涨价”的风声,各大商场立刻就会涌起抢购狂潮。彩电、冰箱、电风扇,不问好坏,一买而空,连粮食和洗衣粉,都成袋成箱往家搬。人们实在是穷怕了!这种计划经济年代因商品短缺造成的特殊现象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商品极大丰富,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不知不觉间,一条时代的分界线被跨过: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宣告结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到90年代中后期,一般性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明显缓解,全面买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到200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595亿元,比1989年增长3.6倍,年均增幅高达15.9%

90年代以后,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供给能力的快速扩张。尤其是轻工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工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主要工业消费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提供了丰富的货源。为满足居民生活多样性要求,国外生活消费品如服装、酒类、水果等进口也较多。市场上吃、穿、用各类商品更加琳琅满目,供应充裕,价格平稳,消费者选择空间加大,市场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活跃景象。

10%的耕地,生产出了全球1/4的粮食,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大家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历史性进步。粮食产量连续几年稳定在5亿吨左右,棉花、油料、肉蛋、水产、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有的位居世界前列。在农业丰收的同时,国家通过调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菜篮子”工程取得实效,农产品供应状况进一步好转,上市的农产品不论在质量上,还是档次上都有所提高,充分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

13亿人口、农业人口占62.3%的大国,大家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历史性进步。

1978年开始的商业改革,是针对原有流通体制的种种弊端,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调整和改革农产品和日用工业品购销体制;调整社会商业结构,恢复、发展农村集市贸易,鼓励支持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商业发展,将一些适合集体、个体经营的国营小型商业、饮食和服务企业转为集体或个体所有;通过试行经营责任制、经营承包责任制和“改、转、租、卖”等方式,加快国营商业企业改革步伐。由此直接带来的效应是,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市场繁荣活跃。

1985年我国商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结束了30多年对主要农产品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价格偏低的局面,肯定了农产品的商品属性,扩大了市场调节范围。同时批发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革,国营批发企业延续30多年的“三固定”批发模式和“一、二、三、零”封闭式经营,以行政手段层层分配、调拨商品的旧运行机制,为“三多一少”的开放式经营的新运行机制所取代。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国内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商品市场体系初建框架;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填补了生产资料市场的“空白”;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公有商业的“一统天下”;外商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商品市场的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居主导地位,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

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商业网点遍及全国。据统计,到1999年末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达到2000万个,从业人员达到5800万人。现在,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都能够为顾客提供方便的服务。各类商品市场的空前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3085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47152个,农产品交易市场27167个,工业消费品交易市场10163个,生产资料交易市场6631个。2001年全国城乡集贸市场交易额达24949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数百倍之多,比1989年增长11.6倍。

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最快的50年。经过50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多数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长期以来和改革开放初期商品供应紧张的状况已不复存在,据测算目前市场上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100%,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难找到。据有关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仍占一定比重。“九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逐渐被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所取代,供不应求的商品目前在市场上已基本消失。根据国内贸易商业信息中心逐年对600余种大类商品供求状况的排队分析表明,从1998年上半年起,这些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许多供不应求的商品到市场经济时期已经变为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基本供给层面上的商品己经不再存在供不应求,商品“过剩”的问题有所发展。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基本消失,1998年下半年商品供过于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到2002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86.3%,与2001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3.4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3.7%

二)物价涨幅由升转降。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多数商品实行国家定价,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供应紧张,价格又不断放开,致使物价指数节节攀升。近二年由于商品供求状况发生变化,物价涨幅也出现了回落走势。

三)消费者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短缺,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改革开放以后,商品供应日益丰富,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商品,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居民挑选余地大大拓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之后,“有没有”的问题退居次要位置,“好不好”的问题上升到显要位置。面对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增大,需求开始分层,并向多元化、高质量方面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对店家花样翻新的促销,人们却矜持地看着,挑剔着,比较着。

四)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增强。过去生产者按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与市场脱节较多。现在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市场对生产者起导向作用。“九五”期间,随着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者按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与市场脱节较多的状况,在“九五”期间得到了根本性改变。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按需生产、市场主导,成为农业和企业产品生产的方向。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居主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新用途、高技术的商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地位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五)购物环境好转。在城市,一座座具有时代气息和多种服务功能的大型综合商厦不断涌现,精美的装潢,一流的设施,丰富的商品,优质的服务,使广大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享受着现代生活的时尚。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巨大变革,多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如超级市场、便民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无店铺销售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原有的百货店等业态,逐渐摆脱旧的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展望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将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市场发育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作用将更加突出,稳定发展将继续成为国内商品市场运行的主旋律,城乡市场差距可望进一步缩小,农村市场将被进一步开拓,城乡居民在整体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不同消费层次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生产资料市场在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同时,将进一步朝全方位、现代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