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文化

觅多彩云菌 恋滇珍文化

央广网南昌7月26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马文军 孙天逸 廖为佳)为深入基层了解云南菌类产业文化,调研云菌从采摘到运输再到销售环节的产业链运营模式以及“一带一路”政策对于云菌产业发展的影响。2019年7月19日,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赣遇滇 信相依”社会实践队启程前往“一带一路”东南亚交易中心的菌类之乡云南省开展为期八天的专题调研。

7月21日,实践队前往调研第一站——昆明市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该中心作为云南省,乃至世界最大的野生菌集散中心,具有种类齐全、品质优越、加工技术含量高的野生菌产品。市场内约有200多种野生菌,其中“野菌之王”——松茸因营养丰富成为交易量最大的菌类。云南松茸在国内的销量

及世界的出口量极大。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使得松茸出口更加便利。此次与云菌的相遇是对云菌产业文化的具象化,也是后期实践活动开展的背景基础。

7月22日,实践队成员兵分两组,一组前往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监管部门,通过采访工作人员了解了该部门的主要职责以及处理不常见菌类的方法。随后队员们前往零售中心——篆新农贸市场,调研菌类零售商家运营模式。通过调研对比,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和水平的提高,云菌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数量与日俱增。结束调研后,小组成员前往昆明市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第16届西南农资博览会。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下,该展会将不断扎根西南市场,辐射周边省份市场,成为中国唯一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的行业盛会。

另一组则跟随云南菌粹源食用菌有限公司的饶春明董事长前往昆明市周边的独树山亲身体验采菌过程,在拨开木本植物根部的落叶、枯枝的一步步中,领略到了寻找、采摘菌菇的乐趣与不易。随后,小组成员前往关上野生菌生态美食街,通过调研多家菌类火锅店了解到,亲身参与到云菌从采摘到清洗处理再到最后可食用的过程中,拥抱云菌文化,与菌相知。

7月23日,实践队抵达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昆明办事处,对濒危物种松茸进行专题调研。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了近十几年对松茸物种的管理和保护开展的相关工作,如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扶持、宣传教育等。通过管理侧面加强对松茸的保护,同时也进行有关菌类识别以及松茸保护的相关宣传工作。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松茸的可持续发展,该部门协同昆明海关、商务厅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松茸高效率、高收益、高利用的融入“一带一路”发展。随后,实践队小组前往云南省国际商会松茸分会,对松茸的流水线作业进行近距离参观。据工作人员介绍,在“一带一路”政策带动下,2018年松茸出口日韩共600多吨,年出口量最多时高达1000多吨。小小松茸作为云菌产业文化中的标杆,已逐渐成为国宝级农副产品。

7月24日,团队成员来到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近距离观察菌类的培育流程以及加工智能化作业。首先,团队跟随工作人员参观了标准的工厂流水线,从菌种选择开始,其次是接种,随后培养,最终出菇保藏。据研究人员介绍,目前能人工种植的野生菌只有100多种腐生类型,大部分菌类仍然只能来源于大自然。随后,队员们前往实验室,观察了模拟选育流水线。最后,团队去往多个加工实验室,通过参观调研发现菌类大多都被制作成食用品,药用标准只能达到保健品生产标准。如今,菌类种植、鉴别、加工等已越来越智能。云菌产业也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朝着国际科研化的水平迈进。结束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的调研后,实践队成员前往云南省扶贫办进行访谈。据工作人员介绍,扶贫办主要负责基层调研和数据收集工作,协同农业厅等部门让贫困户参与到参与到松茸等云菌的产业链的工作中,做到精准扶贫和产业化脱贫。

七彩云南以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貌与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其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产量之大,名扬四海。

6月24日下午,南昌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中英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14级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216名同时获得南昌大学临床医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生物医学中英双学位的学生完成了学业。

6月23日,正值江西省2019年高考成绩公布之日,前湖校区彩旗飘扬,室内体育馆高招咨询热火朝天,各条道路参观人群络绎不绝,学科特色展示目不暇接,学生社团活动精彩纷呈,2019年全国百所高水平大学高招咨询会暨南昌大学校园开放日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顺利举行。

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满含着送别的深情。6月19日上午,南昌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校师生、家长、校友齐聚室内体育馆,温情送别11000余名2019届毕业生。

2019年7月19日,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赣遇滇 信相依”社会实践队启程前往“一带一路”东南亚交易中心的菌类之乡云南省开展为期八天的专题调研。